![]() 驚駭恐懼臨到他們。耶和華阿!因祢膀臂的大能,他們如石頭寂然不動,等候祢的百姓過去,等候祢所贖的百姓過去。(出十五16) Exo 15:16 "Fear and dread fell on them, by the greatness of Your arm they are as silent as a stone, until Your people pass over, O יהוה, until the people, whom You have bought, pass over. Exo 15:17 "You bring them in and plant them in the mountain of Your inheritance, in the place, O יהוה, which You have made for Your own dwelling, the set-apart place, O יהוה, which Your hands have prepared. Exo 15:18 "יהוה reigns forever and ever." 大衛見證:「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上帝。我的救恩是從祂而來。」「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上帝。因為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親愛的,「救恩」與「盼望」是賜給那些「專等候上帝」的人,唯獨等候上帝,我們的心才能得著安息。靜止是難熬的,安息是必要的;忍耐是不易的,交托是絕對的;順服是困難的,信心是堅定的。天路客阿!這是等候的操練。 大衛親身的體會:「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祂。(Rest in the LORD, and wait patiently for him:─KJV)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詩卅七7)不錯,信徒若能安息在主裏面,耐性等候祂,就必經歷上帝的大能,看見上帝的榮耀。誠如大衛所見證的:「當將你的事交託(Commit)耶和華,並倚靠(trust)祂,祂就必成全。」(詩卅七5)親愛的,你是否發現「耐性等候」的秘訣了? 「人仰望耶和華,靜默等候祂的救恩,這原是好的。」(哀三26)這是先知耶利米在聖靈的光照下,用信心作出的宣告:「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至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祢的誠實,極其廣大。我心裡說:耶和華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祂。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哀三22~26)耶利米用「仰望(hope)」、「尋求(seeks)」、「靜默(quietly)」來強調「等候(wait)」的工夫。讓我們思想其中的關連性,必能在等候的操練中得著莫大的幫助 ![]() 活出精彩: 因信仍有指望 他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國的父。正如先前所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羅四18) 1.「信心」與「盼望」是不能分開的。當盼望失去時,信心隨即跟著消失。盼望是信心的翅膀,信心是盼望的基礎。盼望帶著信心飛到上帝的應許中,並且安息在聖靈的能力裡。 2.真正的指望,是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同時也是在無可指望的時候,靠著上帝所賜的指望,生發信心。這指望是從上帝的應許而來的。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上帝。因為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詩六十二5) 大衛的盼望,是建立在他對上帝深刻的認識上。他宣告上帝是他的磐石、拯救和高臺,他知道上帝是他的榮耀、力量和避難所。大衛是用第一人稱的所有格,來宣告上帝與他親密不可分割的關係。這說明上帝在他心中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他對上帝的信任,是無庸置疑。因此他能在無比的盼望中來等候上帝,甚至要求自己的魂要靜默無聲,要安息在上帝裏面。親愛的,這是在盼望中等候上帝的最佳例證。從大衛身上讓我們看到,在等候的操練中,盼望是多麼重要,而盼望則是建立在我們與主親密的關係上 ![]() 你們禱告,無論求甚麼,只要信,就必得著 (太廿一22) 1. 信心與禱告有著密切的關係,沒有信心的禱告就像和空氣說話;沒有禱告的信心,信仰不過儀式罷了。唯有信心和禱告結合,才能成就上帝一切的應許. 2.真實的信心融合謙卑的禱告,是最美、最奇妙的事奉結合。藉著信心,能使我們的禱告帶著能力;藉著禱告,能使上帝的能力釋放出來 向真理持續打開自己的生命。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是無窮盡的,直到永遠。讀各方面的好書,並且不怕讀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作者所寫的書,當然是用慎思明辨的靈去讀。成熟的人認識到:「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對神的真理,沒有人能說他明白了 ![]() 行在光中: 得以進入安息 但我們已經相信的人,得以進入那安息。(來四3) 基督作眾聖徒的安息,分為三個階段: (一)在教會時代,屬天的基督歇了一切的工,坐在上帝的右邊。現今,在我們靈裡成為我們的安息(太十一28~29)。 (二)在千憘年國度中,撒但從地上除去。基督和國度,將是得勝聖徒更完滿的安息。信徒要與祂一同作王,享受祂的安息。 (三)在新天新地裡,所有上帝的子民將享受最完滿的安息直到永遠,就此看來,要與主同享完全的安息,這個目標是在未來。但對相信主、得救的人而言,現今活在世上,就可以開始經驗這安息的甘美;但我們仍然需要在信心的道路中努力向前、「竭力進入那安息」,享受主所應許這安息。 ![]() 心心相印: 花時間要得著神的愛 這些日子,我們第一要常常跟主禱告,“主耶穌,你要吸引我,厲害地吸引我,加添我對你的渴慕。”第二,就跟主操練,“主耶穌,我是你所喜悅的,我知道你很喜悅我。”你要常常這樣對主講出來,那個從小被建立在我們身上的錯誤的思想模式才會一點一滴地崩潰下來,然後讓神屬天、正確的思想模式建立在我們裡面。第三,你要對主說:“主啊,我非要得著你不可,主,你一定要來充滿我,你一定要來向我顯現,你一定要讓我認識你的真愛,我要得著你的同在,你要點燃起初那個愛火在我裡面。” 要得著神的愛,花時間等候神非常重要。 ![]() 葡萄成熟: 常在主的愛裡 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約15:9) 耶穌說,“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父是怎麼樣愛耶穌?父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耶穌和父在創世以前就在一起了,而且是一樣的完全、一樣的聖潔、一樣的充滿了憐憫、充滿了愛,耶穌說:“父這樣的愛我、疼惜我,我愛你們就是這樣的愛。”也就是說,耶穌在祂那個愛的眼光裡面看我們也是這樣的完全,這樣的可愛。耶穌說:“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 ![]() 談情說愛:神高興我們在光中成長 我們不要活在天然人的自我感覺黑裡面,這是在一個羞恥感的裡面,但是在聖靈裡面,神把祂的救恩向我們開啟,讓我們知道我是黑的,但我在祂眼中是秀美的,這帶給我們的是盼望。我知道祂有辦法改變我,而且我知道,我已經壞到極處了,並不是我現在犯錯我才是壞的,而是神本來就知道我是壞到極處,因為我壞到極處,所以才會有現在這些現象表現出來,神每一次的顯明,就是要救我脫離這些,一直在光中成長,所以,我好高興,神也好高興。 ![]() 以琳清泉: 在神眼中是秀美的 如果你一直注意自己的敗壞,覺得自己這裡很黑,那裡很醜陋,你就會越活出軟弱的生活來。當我們覺得自己很骯髒的時候,就會活出一個不潔的生活來;當我們活在一個很羞愧的生命光景中的時候,就會活出一個罪惡的生活來。所以,這點很重要,神要讓我們知道我們在祂眼中是秀美的。 ![]() 石榴果美: 真實的安全感 如果我們接受神告訴我們自己的光景,我們就不需要常常維護自己,不需要常常自我防衛,我們也不會因為別人告訴我們有哪裡需要改進,就被冒犯、受傷,因為所有告訴我們的這些都是把我們帶向光,是更好,這叫做一個真實的安全感 ![]() 神光焦點: 神光照知道自己是黑的 《雅歌》不是一群特別屬靈的人才看得懂、才過的生活,而是在講一個正常的基督徒生活,是一個基督徒信主後,就該進入的生活。在我們當中很多信耶穌的,一進來後就開始進入內在的生活:開始懂得等候神、親近神,懂得凡事讚美,懂得順服神,懂得凡事謙卑下來,生命就一直改變,與神的關係也一直改變。新婦因為開始進入內室了,一方面就發現神的愛情何其美好,另一方面越靠近光(因為神就是光)越發現自己是黑的。 雅歌1:5 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雖然黑,卻是秀美,如同基達的帳棚,好像所羅門的幔子。 “女子”:預表基督徒;“耶路撒冷的眾女子”,是指已經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他們還不懂得渴慕耶穌、尋求神、跟神聯合。新婦對她們說:“我雖然黑,卻是秀美。” 在4節講到這位基督徒因著渴慕一直呼求,結果神就帶她進入內室,進入至聖所,也就是進入一個內在的生活,一個人開始進入內在的生活,越靠近神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是黑的. 靠主的寶血,憑信親近祂,相信祂的恩典夠我們用。 在信心裡一直接受祂,相信祂的恩典夠我們用。 在信心裡一直接受祂,我們的生命就改變了,我們是這樣神的兒子顯出來的。 ![]() 耶和華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出卅三14) 但以理書的最後一節,宣告了信徒等候的最終保證:「你且去等候結局,因為你必安歇。到了末期,你必起來,享受你的福份。」(但十二13)聖經新譯本譯為:「你應去等待結局!你必安歇;到了末日,你必起來,承受你的分。(As for you, go your way till the end. You will rest, and then at the end of the days you will rise to receive your allotted inheritance.─NIV)」信徒等候的最終獎賞末日復活與主同享榮耀,那是永遠的福樂、永遠的滿足、永遠的安息。親愛的,比起將來所要得著的榮耀,如今的等候是值得的。 ![]() 信敞開見神: 讚美就是愛慕上帝 除祢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詩七十三25) 大衛蒙主救拔脫離苦難,他向主發出讚美說: 「祂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讚美我們上帝的話。….我的上帝阿,我『樂意(chaphets)』照您的旨意行。…」(詩四十3,8) 當人樂意遵主旨意而活時,他一切所行的,單單為主;他心中所渴想的,是如何討主喜悅;這樣的人,必然活在主的面光之中。 親愛的朋友,讚美的生命,乃是愛慕主的生命;讚美的生活,乃是行主旨意的生活。你願意愛慕祂,遵行主的旨意,活在主的愛中嗎? 信心不是放縱,乃是相信神的應許必能作成,乃是把神已經完成的榮耀大工接受到我們的生命中。 ![]() 成長是生命的證據 成長不是關乎知識,而是關乎生命,是價值的轉變。參加訓練聚會或研討會,不過是加增屬靈的知識,好像我現在對你們講這麼多,你以為聽了之後都明白就成長了,沒有這回事。如果不用信心把所聽見的實行和消化,成為我們裡面價值,你就沒有成長。 成長是生命的證據。 成長是一個不能成長逾越的過程,需要時間,不像吞一粒藥丸,或放進一個電腦軟體那般容易。不要以為經過某人按手,倒在地上,就是成長了; 看到天使顯現就是成長了,這都不過是屬靈的經歷。成長沒有速成班,沒有捷徑,要經過年日,讓神的話在我們裡面深刻工作,且經我們付出捨己與服從主的代價。 事奉不是我們為神做什麼,而是神在我們裡面工作,並藉著我們工作。工作大小並不值得注意,在神的眼中,祂的工人比工作重要。神看重的是我們的成長。 ![]() 你很重要!你是神付上極大代價買贖過來的。如果你知道自己重要的身份,就不會隨便過日子,也不會自暴自棄,隨便傷害自己的身體,你就會活出跟耶穌所付出的代價相稱的蒙恩生活。 這就是新約的美麗,它不再是外面的規定和要求,而是因著神的一切都在我們的裡面,使我們變得尊貴、榮耀。只要我們願意,祂就來幫助我們,就給我們恩典和力量。但是,我們心中的這個願意是祂不能做的,因爲祂給我們自由意志。 神稱我們爲祂的兒女,我們是照著祂的形象造的,我們有神榮耀的體質在裡面。我們有自由,可以選擇順服神,也可以選擇不順服。只要我們選擇願意,聖靈就開始幫助我們。 ![]() 無論在任何情況底下,都要來到神的面前。有做錯事嗎? 錯了一千次嗎? 就一千次靠著主的寶血來到祂的面前。 神不在乎我們跌倒多少,乃在乎我們有沒有爬起來再走。 我們什麼時候跌倒,就什麼時候爬起來。 我們因信靠主的寶血,又一次來到神的面前,就能繼續蒙祂的喜悅。因為信心是神所賜的。 ![]() 因苦難學了順從 祂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來五8) 要在苦難中學會順從雖然不容易,卻是必須的。因為順從是對上帝主權完全降服,不只是尊重上帝的旨意,更是承認上帝的安排無誤,相信上帝的引導最好。我們在苦難中若能學會順從的功課,那屬靈的生命和屬天的信心,必然不斷成長了。 主禱文中提到:「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10)透過每個信徒的實踐,絕對順從的生命才能使祂的旨意成全在我們身上,運行在地上,如同在天上。天路客阿,當學習順從。 ![]() 石榴果美: 求神回轉從天垂看 萬軍之上帝阿!求祢回轉,從天上垂看,眷顧這葡萄樹。(詩八十14) 「求祢使我們回轉、〔回轉或作復興〕使祢的臉發光、」(詩八十3,7,19)其實,主的光永遠堅立在那裡,我們看不見,是因為我們沒有回轉,靈裡沒有復興。耶穌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八12)所有在等候中的信徒阿!仰起頭來!這位光明的主,祂要引導、光照、保守你。 我們與主之間的關係,像葡萄樹與枝子的關係,是連結與供應的生命共同體。信徒的生命若連於基督,在等候的事奉中必能得著源源不斷恩典的供應。 ![]() 鳳仙花開: 求神回轉從天垂看 萬軍之上帝阿!求祢回轉,從天上垂看,眷顧這葡萄樹。(詩八十14) 「求祢使我們回轉、〔回轉或作復興〕使祢的臉發光、」(詩八十3,7,19)其實,主的光永遠堅立在那裡,我們看不見,是因為我們沒有回轉,靈裡沒有復興。耶穌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八12)所有在等候中的信徒阿!仰起頭來!這位光明的主,祂要引導、光照、保守你。 我們與主之間的關係,像葡萄樹與枝子的關係,是連結與供應的生命共同體。信徒的生命若連於基督,在等候的事奉中必能得著源源不斷恩典的供應。 ![]() 神光焦點: 預備主再來的童女 童女,就是不但是從世界分別出來,還要裡面要充滿“油”。不止有“油”,聰明和愚拙的差別就是,愚拙的也有油,也有聖靈的膏油,她也曾經那樣得著主,但是很微弱。當新郎遲延來的時候,她的油就不夠用;聰明的童女裡面的油非常豐富。這個也讓我們看見,有時候,我們追求主,一陣子很火熱地追求,可是過了幾年以後,我們漸漸地開始往世界去了,這就是愚拙的童女,油逐漸減少了,不知道追求,還要更追求,更豐富。 如何預備主的再來呢?就是講到,我們如何預備神豐盛的同在。我們在生活裡面要常常注意保持主的同在,追求主的同在。所以,我們生活裡面應該是充滿了耶穌自己,而不是服事、工作。這是預備主再來,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如何買神的油?就是要付代價買。 ![]() 煥然一新: 所仰望的施行慈愛 耶和華阿!求祢照著我們所仰望祢的,向我們施行慈愛。(詩卅三22) 1. 以仰望來等候上帝的人是有福的,聖經應許:「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祂的人,和仰望祂慈愛的人。凡仰望祂的,便有光榮。他們的臉,必不蒙羞。以色列阿!你當仰望耶和華。因祂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詩卅三18;卅四5;一三0: 7)親愛的,只有仰望等候上帝的生命才具意義。 2.仰望中等候並不容易,需要極大的勇氣和信心,大衛勉勵所有在等候中的信徒:「凡仰望耶和華的人,你們都要壯膽,堅固你們的心。」(詩卅一24)哦,每位在等候中的天路客阿!當剛強壯膽。 ![]() 林蔭大道: 地上的服事是預備將來 我們將來到天堂去,要跟神永永遠遠一同掌權做王,在天堂仍然繼續在服事,繼續在服事這位榮耀的王,也在管理。神要我們在地上的年日都是預備將來去天堂,先在地上學習管理、學習服事。這個跟我們將來在天堂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地上的服事都是為著預備將來,我們所說的話、我們手腳所做的事,都跟現在得著主、將來得著主有關,也就是服事是我們生活的全部。服事跟你在天堂,你的地位如何,你將來在天堂是什麼樣的人有極大的關係。 ![]() 百合花香: 讚美就是信心的呼喊 到了第七次,祭司吹角的時候,約書亞吩咐百姓說,呼喊罷!因為耶和華已經把城交給你們了。(書六16) 耶利哥城倒塌是因為以色列人的吶喊──這樣的見解,有人認為似乎不合邏輯,也是不合理性的。其實,上帝是超越邏輯和理性的;信心也是超越邏輯和理性。聖經中所有的神蹟奇事,都是建立在信心和全能上帝的身上。 現代的人由於受環境的限制和教育的影響,因此很難放開自己,自由地在主面前讚美。倘若我們查考以色列人如何讚美上帝,你會驚訝於那完全放開的情緒,和發自內心的呼喊,原是上帝所悅納的。 ![]() 葡萄成熟: 全心全力奔跑天路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來十二1) 「奔跑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是信心實際的見證,特別注意這裡用的是「奔跑running」,而不是「行走」或「散步」,可見信心之路是需盡力、且付上代價的。 .你的標竿在那裡?我們若不清楚我們的標竿是什麼?如何能向著標竿直跑呢?求聖靈光照我們,讓我們清楚標竿在那裡。 ![]() 活出信心: 信心就是向上帝支取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詩廿三1) 禱告之後完全相信,用讚美和感謝去等待上帝的答案。禱告乃是將我們的信心展現在上帝面前,使上帝確認我們所要支取兌現的那張支票。 讓我們再一次複習信心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信心就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信心就是相信上帝;信心就是抓住上帝;信心就是交給上帝;信心就是讚美上帝;信心就是向上帝支取;願我們時時默想其中的真義,你就能更有效的運用信心了。 ![]() 劃出彩虹: 信心的成全者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來十二 1)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來十二 1)「見證人」原文有「殉道者」的意思,他們以自己的信心見證主的大能與信實。這節經文有幾個重要的動詞,教導我們如何學習基督在天路歷程中走完信心的道路。(1)「放下」。一切妨礙我們歸信真道的「重擔」。(2)「脫去」。所有阻攔我們奔走靈程的罪。(3)「奔」。存恆久的耐心忍受苦難,堅持到底,積極快跑主為我們預備的道路。親愛的,讓我們將目光、生活和心靈專注於主身上,效法祂在世忍耐順服的榜樣。 ![]() 付過代價的交通帶來屬靈的經歷 甚麽是付過代價的交通?付過代價的就是切切實實「住在主裏面」、且為主付出過的,換來就是生命見證。這生命見證是行道行出來,是印證聖經的,不是純出自頭腦的理性思考。一個人解經有幾準、有幾深是看他親身花了多少功夫才成的,因為神的奧秘向行道的人躺開,經文直指行道者本身!所以一個人能不能夠理解經文,解經有沒有亮光、啟迪,是視乎他的生命有沒有印證聖經上的屬靈巨人生命,因經歷類似相同,神透視穿越時代的靈才叫他有所頓悟,這就叫作「啟示」,而「啟示」的話是帶權抦的,這就是從神而來的屬靈權柄,這權柄是代表神說話的! 聖靈的權能 那人代表神說話,那人就必須有聖靈的權能在他身上,這聖靈的權能體現在他交通的「話」上,生活的見證去鑑定的。一般人以為有屬靈的知識就有聖靈的權能,錯!屬靈的知識還要加上生命的見證才是聖靈權能的彰顯,要達至生活的見證,就要常「住在主裏面」;要達至生命的見證,就要在主面前受凋啄、被更新、被破碎、人自我完全被拆毁;要達至屬靈的知識,就要積極尋求水泉,領受最新思維的道,站在巨人的肩縛上進深,得更深入的啟示!聖靈一直尋找人,尋找祂的出口,把時代的話告知該時代。 等待交通的態度 我們對於交通,應取甚麽合宜的態度呢?我們要知道,能交通是出自神的意願加上人的配合才成,人當隨時預備好自己隨時被神使用,而且是藉着「靈」把「話」交通出來的。所以能用「靈」把「話」發表出來的人就要很講究,這個發表神話語的人,必須沒有自己,而他要讓聖靈自由,發表祂要祂講的話。 基於此,聽的人就要專心等候,還要切切為講的人、發表的人切切禱告,讓他常和神緊密,讓神感動他、推動他工作,且要有人執行講者發表的旨意,以致神的旨意流通在「地上」,如同天上一樣。總歸,一切聽乎聖靈的行動,祂會按時候感動人和要作工的人,人只要心柔軟,被聖靈感動催使或行動。 ![]() 我最近常默想出埃及記三十三章18節摩西的禱告: 「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們看。」 假如你是摩西,為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為奴之家,捨命去見法老,與死亡黑暗權勢大爭戰,這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歷經萬難艱辛,終於到了紅海面前,神百姓的心因法老追兵而驚惶發抖,你的心一同下沈。結果你聽神的吩咐,向神伸杖,紅海的水竟然分開了,神百姓昂然無懼地從海中乾地走過,法老的馬兵則全軍被海水淹沒。 大家為這偉大、榮耀、轟烈的一幕歡呼、跳舞、打鼓、歌唱,你也手舞足蹈地和他們一同讚美:「神是真的,神是活的,神愛祂的子民!」你跟他們一起過來,生死相依地一起過來! 」 這一班人,可以說是你用命去服事的。 但有一天,當你上了高山領受神的信息,他們卻在山下拜偶像離棄神,也離棄神,並且神的烈怒即將要摧毀他們。 你過去的事奉似乎是徹底的失敗,你將怎樣面對這種心靈傷痛? 其中有多少人,你曾經他們哭過、笑過。有多少人會經擁抱過他們,那知他們一下翻臉無情,視你如陌路,甚至把你看成敵人,藐視你,毀謗你,用盡各樣方法逼害你。你會怎樣反應? 在這個人勝不過、無法支持的時刻,摩西能與傷痛摔跤並且得勝,因為他有這麼一個禱告,出埃及記33章18節: 「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這是一個怎樣的禱告,當肉眼所看見的都叫我心碎時,惟有神的榮耀使我提升! 神答允了僕人摩西的禱告,祂說祂要顯出一切的恩慈,在摩西面前經過,並告祂的名。祂要摩西藉著苦難更加認識祂。出埃及記33章20節至23節: 「又 說 、 你 不 能 看 見 我 的 面 、 因 為 人 見 我 的 面 不 能 存 活 。耶 和 華 說 、 看 哪 、 在 我 這 裡 有 地 方 、 你 要 站 在 磐 石 上 我 的 榮 耀 經 過 的 時 候 、 我 必 將 你 放 在 磐 石 穴 中 、 用 我 的 手 遮 掩 你 、 等 我 過 去 .然 後 我 要 將 我 的 手 收 回 、 你 就 得 見 我 的 背 、 卻 不 得 見 我 的 面 。 」 神在們我生命中經過的時候,我們似乎在黑暗中看不見祂,祂似乎為我們做事,似乎不再看顧我們。但等到祂經過了,事情過去了,我們回頭去看,才發現所臨到我無辜的、可怕的、恐怖的、悲慘的、最叫我們受煎熬的,都有神向所懷美好的意念。每一個打擊都是真利益,神所收去的東西,祂以自己來代替。祂榮耀的顯現,使我們渾然忘我,再大的痛苦都變成至輕至暫,都不足介意了! 我們就能自由輕快地跳出地上事物的阻擋、綑綁和限制,衝上雲霄,在祂的榮耀中飛翔。 日後,當人令你失望,或你感覺疲乏困倦,力量衰敗,無法前行時,別忘了到心靈的高山,求神向你顯出祂的榮耀。讓我們一同把注意力從自己和所服事的人身上轉離,集中在神和祂的榮耀上。 ![]() 神的慈愛進入我的心 習慣成自然,現在我一有事情、感覺難受,便立即打開聖經讀祂的話,把我軟弱的心帶到主面前,讓它浸在神的話中, 吸取祂的同在。 我需要在那種時刻,讓神的話穩定我的心, 平靜我的靈。我一面讀,一面感受祂,一面支取祂的應許,然後照著他的話禱告和讚美。 這樣,我的力量就恢復了,有信心繼續前行。 記得一次的熬煉中,我心不停地說:「看,無 花 果 樹 不 發 旺 , 葡 萄 樹 不 結 果 , 橄 欖 樹 也 不 效 力 , 田 地 不 出 糧 食 、 圈 中 絕 了 羊 、 棚 內 也 沒 有 牛 。這些情形是沒有希望的了,我是個失敗的人。」 我跟著去想,就必定意志消沉、萎靡不振。 不,我不能聽它, 我要讀聖經,看主怎樣跟我說? 主說的跟我心說的不一樣,祂把兩節聖經賜給我,詩篇三十三18節18節:「耶 和 華 的 眼 目 、 看 顧 敬 畏 他 的 人 、 和 仰 望 他 慈 愛 的 人 。」 詩篇一百四十七11節:「耶和華喜愛敬畏祂和盼望祂慈愛的人。」 那天早上,這兩節聖經向我照亮,使我得著真理的自由。 主對我說:「不必在乎人在外面如何看你,也不必在乎工作有果效,你敬畏我,就是我喜愛和看顧的人。你做好這一樣就行了。 把妳解決不了的事情仰望我吧,我會做事、做你不能做的事。」 祂慈愛的話一進入我的心,我就能夠在感覺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如先知哈巴谷所說的: 「然 而 我 要 因 耶 和 華 歡 欣 、 因 救 我 的 神 喜 樂 。主 耶 和 華 是 我 的 力 量 . 他 使 我 的 腳 快 如 母 鹿 的 蹄 、 又 使 我 穩 行 在 高 處 。 」 (哈三 18-19) 我讚美祂的話,向主禱告說,是的,主,有些事情看來像死了,再無翻轉之日,但我敬畏你、仰望你的慈愛,你就必看顧我、喜愛我、賜我力量,使我像母鹿一樣腳步穩健,在高山行走。 順著主的生命活 靈裡光景低沈的時候,我們通常在外面想辦法,找一些參考書來看,找人交通,或者參加什麼特別聚會,希望自己得到挑旺和復興。不知道最有效,最快速的路,是回到裡面去親近。 真的, 只要我們的心接觸到祂,就馬上活過來。 我們試試看,我們一軟弱,學習把你的心帶到主面前,告訴祂我們需要祂。 我們用靈禱告也好,用悟性禱告也。我們出聲禱告也好,默禱也好,只要在聖靈裡全心全意地注視祂、等候祂,祂的生命就在我們裡面運行、運行,啊,祂的同在、祂的安慰,是何等的甘甜,何等的新鮮。 我們自由了,我們有力量了。 主的生命在你裡面一運行、一說話,可能是很簡單的一句話,我們就不一樣了,因為我們面對面遇見了祂。 我們裡面剛強明亮,我們不再困惑、迷糊。 這一個活的生命在你裡面。這不是道理,而是可以經歷到的實在。 我們必須學會和裡面活的生命接觸。 這個活的生命會吸引我們、感動我們、和我們說話、提醒我們。 這個活的生命會凡事教導我們。 每一件事,你都要學習等候聽從這個生命的教導。 就是讀經和禱告,祂也會教導。其實,每天不一定要讀聖經多少章,或禱告多少個鐘頭,要緊的是,讀經的時候,禱告的時候,能遇見活的主。 順服成為天堂,天上一切的生活只有完全的順服。在地上我們若順服神的旨意,就可嘗到一點天上的滋味。順服也有君王之尊。神找的心靈是肯順服祂的旨意,服從祂的命令,信靠祂的安排,毫無埋怨,那人的生命可以加冕了。他已經像基督,基督完全順服神的旨意,而且切實遵行。我們完全依順神,天堂就降在我們心中。 ![]() 恩典,意思是發自一個慷慨的心,白白地,並且是多而多,豐豐富富地施予,沒有任何附帶條件,沒有盼望要得回報,就是這樣白白愛你、給你。 這跟我們舊人的性情,可以說是完全的相反。 我們的舊人,不可能有白白給出去的這回事。不但是對陌生人、對仇敵,我們沒有這種恩典; 就是對朋友,對自己親近的人,也很難只是無條件的施而不受。 要在恩典中長進。我們的靈命是從恩典開始,也要在恩典開始,也要在恩典中長進。 我們是因父神的恩典成長。 我們的一生,都是神的恩典扶持過來的。 若不是神的恩典,你和我都不會站在那裡去了。 我們憑自己都走不上這條路,但主對我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 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主的恩典夠我們用,這就是福音。 若是神要究察罪孽,沒有一人在祂面站立得住,然而祂卻是無條件地愛我們、接納我們。 這白白的恩典,是沒有一人配得的。 不要以為這是救恩的初步真理,我們都懂得,不需要再聽。 我們的失敗,就是以為自己都知道了,卻停在起跑點上,不繼續在所認識的真理上往前進深。 神的恩典,是我們要用一生去經歷、認識的。 若要在恩惠上長進,首先你必須得恩惠。 那麼,到底何謂恩寵? 我想我們最悉的一概念是:偏袒。 其中包含三個意思:接納、贊同與喜悅。 這三個意思在希臘文和希伯來文聖經裡都有,不過,希臘文的charis還有更深的涵義。在新約聖經裡,這個字幾乎都譯成「恩惠」,主要是「恩賜」(禮物)之意。若說我們得到某人的恩惠,等於是說進入他們「美好的恩惠」中,不但有特殊管道可以接近他們,又從他們到那裡收到一些東西。神的恩惠雖與人的大不相同,但蒙神恩寵的道理相通。在我們信主之時,神的恩就是透過祂愛子的寶血,將我們本配得的恩惠給我們,使我們有能力學像基督。 雖然每一位相信的人都領受神的恩惠,但並不是人人都看出恩惠的其他面向。神的恩惠也是祂行事的能力,是祂大能的本質。祂把這恩惠給我們,使我們有能力學像基督。 講到追求神的恩寵、大蒙神恩,耶穌也是我們最好的榜樣。路加福音二章52節說:「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這話值得深思。耶穌基督在各方面都十全十美,然而祂在蒙神和人喜愛的方面,還是需要在成長。說祂需要在得人喜愛方面成長,或許比較容易理解; 想當然的,因需要在眼前蒙恩,方得以開啟許多事奉的機會,否則就吃閉門羹。可是,祂既是神子,具有完美的品格,毫無罪的玷污,難道還需要在神面前更多蒙恩嗎? 至今我並無滿意的管理。但我知道,這其中的含意相當清楚: 如果連耶穌基督都需要在恩寵上漸漸長進,那我就需要了。 耶穌之所以欣然接受一個要在蒙神恩寵上日益增長的人生,可能是因為我們需要學習這項功課。有件事我深信不疑,就是靠著耶穌,每一位基督徒都可以活出耶穌的樣式。耶穌雖然是完完全全的神,卻為了給我們立下榜樣,放下神性的一切特權,以人的身分做每一件事,服事神,好像我們藉由祂的死亡、復活與升天,可以活出像祂那樣的生命。祂是為了我們的緣故,而親身示範如何日益蒙神喜悅。 ![]() 耶穌的大能力 神的計畫向來是透過一個稱作人類的家庭來治理地上。亞當和夏娃與神的關係是藉著住他們裡面的聖靈。罪使他們腐敗,成為不潔的器皿, 不再配得聖靈住在他們裡面。聖靈離開他們,挪走人與神之間惟一的直接關係,也是地上與神的國之間惟一的直接關係。 我們在這裡看到兩個領域: 能觸摸到神的屬靈領域,和能在地上區域溝通的有形領域。神的目的是,人要奉祂的名和在祂的權柄底下治理全地。 這意思是神的思想和心意必須顯在人的心思意念裡。 換句話說,神若耍透過祂所創造的人來治理地上,必須有一個屬靈的關係來連結這兩個領域。因此,神創造人,使他有能力接受聖靈。 今日當我們面對世界種種罪惡的事情,惡勢力的不斷擴展,可能已令我們感到失望和沮喪,有時候甚至會懷疑行善有沒有用呢?似乎愈是行惡的人,便愈擁有財富、權力、愈是有光彩。 弟兄姊妹,不要沮喪,當我們細讀主耶穌的說話,就能有盼望。耶穌說祂要再來,並且是大有能力,大有榮耀的再來。到底這能力是指甚麼呢? 一、 超越大自然的能力 ─ 主再來的時候,所有的天象都要震動,比地上一切的地震都要大,這是我們現今難以想像的能力。 二、 得勝罪惡勢力的能力 ─ 耶穌要駕雲降臨,這表示祂已完全勝過撒但,徹底解決罪惡的時刻,所有行善的人都要歡呼。 三、 審判世界的能力 ─ 主再來的時候,萬民都要服在祂的腳前,接受祂的審判,地上一切君王,有權位的都要接受審判。 弟兄姊妹,神是我的榮耀,因主是一位滿有大能的主,哈利路亞! ![]() 不一樣的人生 申命記十一章10/12節給我們很好的說明:「你 要 進 去 得 為 業 的 那 地 、 本 不 像 你 出 來 的 埃 及 地 、 你 在 那 裡 撒 種 、 用 腳 澆 灌 、 像 澆 灌 菜 園 一 樣 。你 們 要 過 去 得 為 業 的 那 地 、 乃 是 有 山 、 有 谷 、 雨 水 滋 潤 之 地 。是 耶 和 華 你 神 所 眷 顧 的 、 從 歲 首 到 年 終 、 耶 和 華 你 神 的 眼 目 時 常 看 顧 那 地 。」 在埃及地(預表世界)生存的最大特色,是一切靠自己: 靠自己的手撤種,靠自己的腳澆灌,靠自己日夜不停的苦試、用力,背負重擔,汗流滿面才得餬口,這是被逐出伊甸園的墮落人生。 但神賜給基督徒的是另一種人生。 這兒說,神要帶我們進去得為業的那地,神要賜給我們的人生,是有山有谷、雨水滋補之地,靈魂體都充足得到神大量的供應。 當我們受壓大重、力不能勝的時候,神的幫助如大山隱定、可靠,叫我們得堅固、得安慰。 當我們疲乏的時候,神甜美的降臨如雨水、甘霖,滋潤更新我們,甦醒我們的靈,使我們裡面的力量又一次剛強起來! 有山,有谷,種種怡人美景和豐盛出產,牛羊漫山遇野,山陵佈滿莊稼殼物滿坑滿谷; 祂的權能,祂奇妙的預備,祂榮耀的豐富,祂永不改變的慈愛,使我們時刻新鮮、飽足、安息。 我們自己不能造山、造谷或造雨水,這都是神的能力和恩典。基督徒的人生是把自己交給神,從歲首到年終,生活在祂的同在、眷戀和蔭庇之下。 我們的產業實在美好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都是神量給我們的。 我們的出身,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孩子,我們不能選。有許多的環境,我們都不能選。有一些環境,叫我們快樂; 有一些環境,我們都不快樂,但臨到我們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偶然的,都是神在拿起一條繩子,很用心地量給我們。 我們的地界,就是我們整個人生的活動範圍,都是神給我們量好的。可能祂給你的圈子大一點,你認識的人多一點,你到的國家多一點,你接觸的範圍廣闊一點。我的圈子小一點。無論怎樣,都是神按照祂的美意用繩子給我們量好的。雖然是不由得自己,但大衛感到十分的滿足,因大衛感到十分的滿足,因為他認識到,神給他作出的選擇都是最好的,都是「坐落在佳美之處」,都是使他得到神作為他的產業。 可不是嗎? 祂來到我們的生命中,就使水變成酒,使流淚谷變成泉源之地,使一切的痛苦變成祝福。 難怪大衛如此興奮地說:「我的產業實在美好!」 神是我杯中的分 「耶 和 華 是 我 的 產 業 、 是 我 杯 中 的 分 . 我 所 得 的 你 為 我 持 守 。」(詩篇 16:5) 你在苦難的痛苦和絕望中來到神面前,有一個等候受教的心,祂一定會把生命的道路指示你。 祂會讓你知道,藉著臨到你身上的事,祂要親自成為你的產業,你杯中的分。 什麼叫做「你杯中的分」呢? 你人生的小杯,就是你一生的遭遇。 而你所遭遇的一切,好的與不好的,無不帶著一個目的,叫你喝進基督。 萬事互相效力,是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這個益處就是叫我們被摸成神兒子的形象,叫我們有祂的性情,有祂的品格。 如果沒有蒙神的開啟,我們在環境的壓力下,還以為自己喝進的是苦水,就在那裡埋怨、流淚、掙扎、暴跌。 但感謝神,把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們,原來一切的環境,都是要讓主向我們顯現。我們越來越經歷到祂,越來越變化像祂,就越來越不再害怕了。 我們人生小杯的水,不管是酸的、甜的、苦的、鹹的,都大口大口地把它喝進去吧! 我們是在喝進主,我們是在人生一切的遭遇中把祂喝進去。 我們活在神面前太穩妥了。 ![]() 聖經曾論到心思影響力可決定我們與天國的互動。當我們努力要成為神蹟的學生時,這些影響力就會對我們造成衝擊。馬太福音十三章33節說:「祂又對他們講過比喻:『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 此外,耶穌在馬可福音八章13-21節中,再次提到: 當耶穌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時,祂是在警告門徒要慎防對心思產生作用的影響力,以免讓它們奪走所領受的啟示和更新的思想。上述的經文中談到了三種酵:希律的酵、法利賽人的酵,和天國的酵。這三種酵至今仍然存在,而且非常存在,而且非常活躍。它們大大地影響我們如何思考、如何生活,以及生命的每一件事。 酵象徵著對我們心思產生作用的影響力。在自然界中,酵會使麵團發起來。我的妻子以前經常自己做麵包,遇到都團發不起來時。我們就把擺在火爐旁邊,火的熱度可以促使麵團發酵。同樣地,艱難之火引起我們心裡的酵顯出來。如果我們心中充滿了天國的實際必會顯明出來。如果我們心中所充滿的是希律或法利賽人的酵,它將會破壞啟示和國度的工作。 希律的酵 希律的酵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系統為基督的無神論權勢。希律的酵完全排除神,它的信仰宣言譏稱:「神助自助者」如果你發現自己忘記帶麵包上船,那麼受希律的酵影響的人會勸你:「下一次要列一張清單,你就會記得帶麵包。你就是你問題的解答; 你要自己負責,要成為一個自立自強的人。」 希律的酵代表教會中最大的問題之一:實踐性的無神論。許多基督徒是實踐性的無神論; 他們不相信神是主動的神。他們在口頭上不會這樣說,也沒有任何教會的教義會宣稱沒有神。但這類的信徒在面對每日的狀況時,總是不讓神介入其中。他們和希律一樣,會說:在實際的生活中,是沒有神介入這回事的。他們宣稱自己是基督徒,但在遇到問題時,他們的態度就和他們信奉神論的鄰居並無不同。他們不會想到要從神的話語中得到忠告,也不會邀請神來介入。 法利賽人的酵 法利賽人的酵有別於希律的酵;它代表了宗教體系。它在理論上是擁抱神,但在實際上或經驗上卻非如此。在法利賽人的心中,有關神的觀念是不可或缺的,但有關經歷神的部份則完成被排除。法利賽人擁有形式上的神,但他們的神是沒有能力的:「神按著其至高的主權,安排你忘記帶麵包上船,為要使你更能同理那些此刻也沒有麵包吃的人。」 法利賽人會提供解釋,卻沒有解決方案。他們認為,當最後一位使徒去世後,麵包店就關門了。他們不讓神在此刻主動在地上做工。 他們堅持你應當禱告,卻也堅持你不應該盼望能得到神的回答。他們的神就像俄羅斯輪盤一樣:旋轉輪盤,或許你可以得到答案,或許你得不到答案。 就像拿撒勒人一樣,受到法利賽人的酵所影響的人,很容易以錯誤的方式認識耶穌。他們只在形式上認識耶穌,而非透過與祂的關係或親身經歷祂。今日教會中有許多人對法利賽人的酵感到滿足。他們滿足於擁有一張歸屬於某教派的文件,但他們卻與那位主動介入、此刻便與我們同在的神毫無連結。 主耶穌使希律和法利賽人之影響力的核心特質暴露出來,那就是:兩者都是基於對人的懼怕:兩者的動機主要都是基於人們的想法。但當我們被天國的酵所影響時,我們就害怕別人對我們的想法。神正興起一群子民,這群人是為他人著想、有憐憫心、有愛心的; 他們活出敬畏神的生活,一點也不懼怕人。詩篇25:14:「耶和華與敬畏祂的人親密; 祂必將自己的指示他們。」 敬畏神,能使我們看得清楚; 懼怕人,則會使我們陷入無止境的困惑中。 天國的酵 主耶穌告誡我要慎防希律的酵和法利賽人的酵,因為它們會妨礙我們心意的更新。耶穌說這些話是因為,門徒因忘記帶午餐上船而得吃-----偏偏就在不久之前,耶穌才行了兩次使食物倍增的神蹟。他們一開始想的是他們所缺乏的。因此抵觸了神才賜給他們有關超自然供應的啟示。他們的思想是建立在不當的根基上。耶穌告訴另一批人說:「你們因為你們的傳統,就廢棄了神的話。」這正是發生在門徒身上的問題。當我們採取傳統的觀念、而不是傾聽神新鮮活潑的話語時,神的大能就流失了。傳統並不一定是壞事,但它通常是過去的話語。聖經上說: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而不是從「以前所聽的」而來。 門徒擁有耶穌所說新鮮活潑的話語,但他們卻不明白。因此耶穌說新鮮活潑的話語,但他們卻不明白。因此耶穌說:「你們為什麼因為沒有餅就議論呢?你們還沒有省悟,還不明白嗎? 你們的心還愚頑嗎?」 (馬可福音 八章17節)祂並沒有在餵飽眾人之前,用這種方式對他們說話,因為以此他們將不知祂所指為何。他們並未從經歷中得知耶穌能做什麼。但神帶領他們進入那個經歷中,期望他們能以那個神蹟作為他們生命的新標準。 國度的思維知道,任何事情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可能的。當我們接受神的創造力,並且說是時,天國的思維就會開始動工。我們要讓我們的心思意念充滿天國的酵-----天國的影響力。我們要求神蹟,並且要讓那些神蹟在我們身上發揮充分的影響力,改變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和作法。 不要白白地浪費我們的神蹟! 讓我們不要只在一旁觀看神行某些奇事,拍手叫好,說「阿門!」,然後沒有任何改變說走了。讓我們認識到,我們己裝備好去面對每一個風暴。之前所經歷的神蹟,己經教導我們得以看見目前的解決方法。我們必須讓天國的酵取代希律的酵和法利賽人的酵,並讓它充滿我們的心思意念。我們必須讓神而來的啟示經歷,永遠改變我們看待生命的方式。 ![]() 在神面前有滿足的喜樂 「你 必 將 生 命 的 道 路 指 示 我 . 在 你 面 前 有 滿 足 的 喜 樂 . 在 你 右 手 中 有 永 遠 的 福 樂 。 」 (詩篇 16:11) 在神面前,才有滿足的喜樂! 這世界上不是沒有喜樂,只是沒有滿足的喜樂。 不錯,你看戲,你大吃一頓,你被老闆在人前時稱讚得得飄飄然的,你會喜樂,但那些喜樂不是滿足的喜樂。 那些喜樂會在你裡頭產生更大的需要,更大的不滿足,有時隱約之間,還會莫名其妙地慘夾著焦慮、空虛和失落感。 在神面前的喜樂就不同,是滿足的:「夠了,我再沒有什麼需要了。」你會覺得很穩當,很踏實,很有保障。 這一種的喜樂是世界所不能給你的。 基督徒不應該是一個很苦的人,整日憂愁、哀嘆,呻吟; 基督徒應該是一有喜樂的人。 我們有滿足的喜樂,滿溢而流的喜樂,因為我們的喜樂不受外界環境的支配。 我們來到神面前,就能勝過每一個環境,在每一個環境中喜樂。 在苦難中沒有人能救你,除非你學會到神面前。 屬靈的追求是個人的事,你自己必須學會和神接觸,否則你聽了我這些信息,也不過只能興奮一下、過幾天你又會落下去。你自己必須經歷、進入這些信息的實際,你自己必須學會靠神的力量站起來走屬靈的道路。 所以你必須知道神的面前是怎樣一回事。 你有沒有享受過來到祂面前的滋味呢? 你有沒有這樣享受過祂呢? 不論是眼睛閉著,或是開著,你都看見神。這就是在神的面前,這就是滿足的喜樂。 擁有永恆喜樂溫和 當一個人能夠認定永恆,他的胸懷應是更廣闊的,所以他的生命將會是更謙柔、更重視為神的國與他人同心。 保羅就是這樣勸籲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姊妹,其中有人因意見上產生分岐,不能同心,保羅就提到主再來的日子近了,就當越發追永神的國,彼此謙讓、同心,這樣大家就能靠著主常常喜樂,並且能看見永恆的國。所以,不應為了一些瑣碎的事,令大家有分裂,心意產生怨憤、痛苦、失去了主的喜樂。 一個擁有永恆的人遇到困難,便應常常靠著禱告,把一切的憂慮卸給主,讓神自己在其中工作,使心裡常有平安,心中就會充滿喜樂。 弟兄姊妹,你看見一個擁有永恆的人嗎,他們有強大的生命力,有謙讓的心,有喜樂的心,有交託的心,是那麼的與世人有別呢!擴闊你的眼光,讓自己的視線投視在永恆裡面,你就會發現在主裡面,沒有一件事可以使你憂愁,沒有一件事是不能靠禱告成就的。 擁有永恆迎接改變 一個沒有永恆觀的人,基本上是一個對人生絕望的人,因為在他們的意念裡是沒有明天的,所以他們重視目前所得的一切,而最實際莫如得到肚腹的滿足。 可是對一個擁有永恆的人來說,人生就只是客旅。人永遠不會在中途站上做一些永久性的投資和安排,因為這不是終點,逗留片刻就要離開。同樣一個信主的人,在人生中所有的安排都是為了最終的永恆國度。 保羅強調我們都是天國的子民,渴望等候救主回來,渴望自己的身體有改變,成為主榮耀完全的身體,在永恆裡享受真正的快樂與滿足。 擁有永恆的人哪!你會重視這個永恆的身分嗎?你會盼望一個永恆的國降臨嗎?倘若你也看見人生只是客旅,就不應再追尋世人的沉淪生活,只求物慾,肚腹的滿足,而是要留心那些追尋永恆,渴望基督再來得改變的人,效法他們的人生。這樣,在主再來的時候,你將歡歡喜喜進入這永恆的國裡。 擁有永恆的人,同時會知道世界是有一個終局的時刻,人類歷史上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朝向這個終局發生。如果主在一年後回來,你會做些甚麼呢? 彼得意識到世界的終局已經迫近眼前,他相信主會隨時回來,可是他這樣提出並不是叫信徒放下一切事情與責任,去等候主的再來,他是要勸導信徒當謹慎自守。 謹慎乃是對生命的一種態度,一個看不見生命的寶貴、生命的永恆的人,他做人多不會對自己的生命謹慎。謹慎乃是認真地管理生命,不想生命活在放縱之中,隨著自己的喜好而行,乃是完全隨著神的愛而行。 彼得提醒信徒在兩方面要謹慎的管理生命: 一、是相愛的生命,以追求愛來勝過種種的罪惡。 二、是在服事神時,好好運用神給我們的恩賜,我們當在未來的日子,抓緊機會服事神,培育更多信徒的生命,使基督再來時,可以得著最大的榮耀。 你是否在放縱自己的生命呢?萬物的結局近了,當謹慎自守,好好管理神所賜的生命。 ![]() 「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詩84:6) 很少有人知道流淚的意義和價值,一般人只知道流淚是受苦的表示,是弱者的行為。然而聖經卻講流淚的另一作用。當人肉體受傷的時候,流血,當人內心受傷的時候才流淚。不曉得流淚的人是剛硬和冷酷的人。因此不流淚的人,不容易了解人生的意義,世界的實情,就是對別人缺少同情和體恤,對自己也少有轉機和進深。 雖然流淚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總是真實的表達,是內心之窗,像小孩子一樣,是人們生來的天真。神對於祂兒女們的眼淚是很重視的,甚至裝在祂的皮袋裡。流淚的祈禱常是蒙應允的禱告,我們的主在世上的時候也曾流淚。先知耶利米和使徒們也多是常常流淚的。 凡往錫安大道的都要經過流淚谷,雖然是艱難、困苦、憂傷的所在,但經過之後,這谷就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可以流出喜樂,甘甜之水結出佳美,幸福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有改變,在屬靈的道路上更向前進。眼淚不但流出了自己的罪惡污穢,並變成安慰醫治的膏油,眼淚將來要變成珍珠。 奧妙之珠 主啊! 用你的恩惠眷顧我們,當我們用能看來看,用能聽的耳來聽,就覺得那「遼闊之地」離我們那麼的近。 等候吧,奇蹟要出現了。 當恐懼戰兢,沒有人能在這永世的門檻上站立得住! 耶穌賜給你永生,是白白的恩典,奇妙的恩典-----永世無窮的生命。 天國靜靜地降臨; 沒有人能斷定它是何時進入人心的,它只能由果子看出來。 要靜靜地聽,有時你得不著甚麼信息,還是要這樣聚集,你就必吸收到一種氣氛。 要培養安靜。 「神在諸般安靜裡說話。」 縱然沒有聲音,沒有話,但一陣安靜,一陣清風,都能成為一個信息,傳達耶穌的旨意到人的心裡。 你的每一思想,都好像一顆珍珠,落在人心裡的隱密處; 在某一個需要的時辰,看哪! 那領受的人,就發現了這寶貝,認識了它的價值。 耶穌不要你急於作甚麼事情,只要你等待,聽候差遣。耶穌說過:「所以你要完全」,而不是要你去作完全的事, 要力求了解這點。 個人的努力都是沒有成果。 只有聖靈所作的才算數。 你要把這事,多而又多地存在心裡。 有許多聖徒,己把一生的時間,全情投入這事上。 風浪之巔 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 (約 6:68) 耶穌與我們同在,要坦然無懼地往前走。 健康、力量、平安、愉快、喜樂都是耶穌恩賜,祈求就我們。 在屬靈的世界裡(一如在物質的世界裡),是沒有真空存在的。 一旦老我: 懼怕、憂傷,離開我們的生活,我們所切望之聖靈的作為,就要湧進來填補那些空間。萬有全是我們的, 我們是屬基督的,基督是屬神的,這是何等奇妙的一個連環! 因為我們都是屬於神的。 不要膽怯,不要懼怕。救生員救的是溺水之人,而不是能夠單獨游水的勇將。 溺水的人對他的拯救者那份自然而生的喜樂感是無可比擬的。 這是耶穌的規則之一,就要等到急風高浪的巔峰。就如同我曾和象門徒在海中,雖然我能禁止那第一波巨浪,使它不發,但是,那學到甚麼功課呢? 他們將無法體會避難所的親近感與安全感。 記住這點吧,耶穌的門徒以為祂在睡覺中竟把他們忘記了! 記住,這是何等的誤會的耶穌! 我們要從這個功課,得到力量、信心、喜樂的依靠和盼望。 永不要懼怕,喜樂是我們的。 那蒙拯救而有喜樂之光輝也是我們的。 ![]() 加拉太書五章22至25節 是讓我們思想聖靈的工作,如何使我們的生命長成基督的品格。「果子」這個詞的原文是一個單數詞,它卻包含了基督的種種特性。我們可以將這果子的九方面分為三組探討。 仁愛、喜樂與和平是我們的內心經歷; 忍耐、恩慈與良善是我們對人的行為; 信實、溫柔和節制提醒我們三種持久的態度。 我們雖然可以將果子如此劃分,但要切記,聖靈並非要在這個信徒結出仁愛的果子,那個信徒結出喜樂的果子,在另一個信徒結出和平的果子。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本身的獨特性格,我們可能會較容易傾向某些特質。然而,聖靈的心意,卻是要每個信徒獲得果子的全部品格。 第一種品格是仁愛,這就是神對世人的愛。這種愛永不言敗。它願意為了他人的幸福而犧牲自己。不單是我們做甚麼能顯示這愛,我們拒絕做甚麼,也是這愛的表現。真愛是不斷的施予和付出。 喜樂不僅是事事開心;它是一種安靜的信靠,深信自己是在神的手裏而為此感到喜樂。這種喜樂能夠感染他人,同時也能成為基督的見證。 和平與喜樂息息相關。信徒之所以心境平和,並非因為無災無禍,而是因為與神同在。當我們全然信靠神的時候,我們就可一生經歷這種平安,我們確信神知道甚麼對我們最好,而祂的心意總是要我們獲益。 第二組形容聖靈果子的三個詞,包括我們外在待人的品行,那就是「忍耐、恩慈和良善」。 「忍耐」是特別指對人的忍耐。許多時候,我們對於機械性的器具比對人更能忍耐。我們只要容讓聖靈在我們的心中工作,祂便能夠讓我們生出忍耐。我們可能未必喜歡祂的方法;可是,祂一定會賜下足夠的恩典,讓我們可以面對任何環境與個人,來鍛煉我們的忍耐。 「恩慈」和「良善」的意思相近,可以解作對人關心體貼。恩慈往往與慷慨施贈有關。 良善的行動包括對人體貼、親切與憐憫,給予別人諒解與支持。 我們的主在世的時候,經常以恩慈待人。連小孩子也感受到祂的親切,從不懼怕親近祂,或坐在祂的膝頭上。祂甚至在十字架上,還記掛著母親。一個恩慈的人總是想著別人的需要。 恩慈、良善的相反就是對人苛刻、喜歡批評、缺乏愛心、咄咄逼人,當他人失敗或與自己意見不合時更是尖酸刻薄。這些態度當然不能在我們身上反照出基督的形象。 在加拉太書五章22-23節,最後一組形容聖靈果子的詞是「信實、溫柔和節制」,是關於我們持久的態度。加上這三種,便完全了聖靈要在我們裏面建立的基督的品格。 信實與我們的委身及承諾有關。我們曾經承諾做的事,縱然為我們帶來不便,我們能否信守到底呢?許多時候,教會邀請或委任某信徒承擔某項工作,或接受某個崗位,結果卻發現他甚麼也沒做。音樂家無故缺席,或教師無端缺課,一定會帶來很多麻煩。箴言十二章22節活的聖經譯為:「神喜悅信守承諾的人。」我們如何回應這樣的要求呢? 溫柔,它是謙卑的標記。聖經只有兩位人物被形容為「溫柔」,就是摩西和耶穌。當雅各和約翰爭著作領袖的時候,記住耶穌如何教訓他們:「誰願為大,就當作眾人的僕人。」(可十44) 溫柔有別於懦弱。我們的主擁有大使命中天上地下的權柄,可是,祂卻是柔和謙卑。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二章25節提醒提摩太,要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神的僕人的人;這實在並不容易。 節制是九種品格中的最後一項。箴言二十五章28節指出:「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他敞開城門任敵人攻取。年輕人唯有學會節制,才能勝過朋輩的壓力。 這便是聖靈的果子,只要我們容讓聖靈在我們心中工作,祂就會幫助我們建立這些品格。 聖靈的光照 我們重生後立刻得著一個新的靈,但並沒有同時得著一個新的魂(思想、情感、意志)。 若不學習回到靈裡尋求神的旨意,一味順著魂去反應和生活,必終日惶惶無所適從。 聖靈住在我們的靈裡引導我們,這一個認識給我們正確的追求方向,使我們少受許多苦,也走許多冤枉路。 沒有聖靈的光照,我們不會認識自己,更莫說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超乎我們肉身能見、能聽、能想像的範圍,而這一切只有神的靈向我們顯明(啟示)(林前 2:9-12) 除非聖靈向我們啟示神的真理,否則我們就是天天讀經、聽道,對聖經也有一種專門、準確的領會,所領受的仍然是停留在思想裡的字句道理,不會使生命轉變。自己接觸到神,得到祂親自的開啟、教導和潔淨,與在外面聽從、模仿別人來作基督徒是兩回事。 ![]() 一位神的僕人對生命成長有五個寶貴的建議: 第一 做自己。沒有什麼比嘗試要做別人更妨礙成長。在每一情況下,盡力做好自己,並相信神能使用你。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做個模仿者,我們是神的創作。 第二 向真理持續打開自己的生命。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是無窮盡的,直到永遠。讀各方面的好書,並且不怕讀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作者所寫的書,當然是用慎思明辨的靈去讀。成熟的人認識到:「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對神的真理,沒有人能說他明白了。 第三 向神誠實認真的生活,這是我們向自己誠實認真的結果。我們是否知道自己那方面的生命和事奉需要加強?我們是否願意向別人尋求幫助,並承認我們有這個需要?我們是否計畫並去實行改進我們的技巧? 第四,向人交代,並向他們學習。 耶穌差距門徒兩個兩個出去,因為神的僕人彼此需要;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神的僕人不是獨自行動,卻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 彼此的約束和交代,幫助我們沒有濫用權力,沒有越軌,並建立神喜悅的品格。 第五 決心向下札根。意思是,勇於面對風浪,無論教會有任何問題,都願意長期地在信心裡站穩。 這留話給我們很好的提醒。 許多事奉者的失敗是因為缺少強的「停留力」。 成長需要時間,所以我們學會停留在神的事奉崗位上; 成長需要信心,所以我們要被聖靈降服,因為惟有他能用神的愛充滿我們的心。但如果我們不決定停留,這一切的祝福都不會實現。 願我們在神面前有真實的學習。事奉神,千萬不可因為著怕難、怕苦、怕痛,就隨著肉體的意思走動。在未得到神清楚帶領離開事奉崗位之前,必須學會停留,這幫助你成長,並預備你勝任前面的工作。在我們屬靈生命幼嫩的時候,只能依賴著熱鬧的氣氛事奉,在外表「興旺」的地方才可以經歷到復興,沒有辦法獨自面對艱難處境。這需要頑強的停留力! 要成為大能的子民,就得在最熬不下去的環境中,停留在神面前,從其中產生品格和內在的力量。 所顧念的⋯ 「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4:18) 保羅將所有的事分為兩類,一是所見的,一是所不見的。一般人當然是顧念追求所見的了,因為這是現實,能得到的,有用的,而所不見的,則似屬渺茫,遙遠,不知其究竟能否解決現實的需要,所以漠然置之,甚至不屑一想。 但是保羅說,我們卻是顧念所不見的,那些屬靈,屬天,在主裡面的事,因為所見的無論多好,多實際,多有用都是暫時的,是轉眼之間即行消逝的,為之費心費力,思考,追求是太沒有意義和價值的。有的人還沒有得到就已經去世了,即或得到,也很快地就變為無影無蹤。世人因為不知道有更美長存的,所以只求些暫時虛空的了。 然而信徒已經相信有看不見的,是實在的東西,雖然肉眼看不見,信心卻知道。神為愛祂的人已經預備了,人眼未曾見到的更美的事(林前2:9;來11:13,來11:40)。那在天上的是永遠長存的。我們有了永遠的事可以盼望和追求,豈能再注意追求那些暫時之事呢?一個是真的,另一個是假的;一個是實在的,另一個是虛空的;一個是重愈高山,一個是輕過羽毛;一個是無價之寶,一個是賤如糞土。人的時間和精力應用在那方面呢? 成功秘訣 地極的人,都當仰望神,就必得救。 (賽四十五:22) 不要仰望別的得救根源,要單單地仰望耶穌! 不要去看別的供應,要仰望耶穌! 這樣,我們就必得救。要認定耶穌是我們惟一供應,這就是我們昌盛的秘訣,然後就論到我們去拯救許多人出離貧窮和憂患。 面臨任何危險的威脅,都要仰望祂要向天上的倉庫要求一切,要求! 要求! 要記得: 我們曾用天上降下來的嗎哪,養活過以色列人,神為他們,在紅海中開路。 神曾帶領他們,經過那不毛、艱苦、敖煉人曠野; 神曾帶領他們,進入到流奶與蜜的迦南地。所以,要信靠耶穌,要信靠耶穌,要讓耶穌帶領我們。 我們要歡樂,這正是你曠野日子! 但卻是可靠,又安全! 我們正被領向那豐盛的迦南美地去! 處處感恩 我們要把一顆美好並感恩的心,獻給耶穌美好並感恩的心,獻給耶穌當作禮物。個人能夠在祂的生活上,看見一些感恩的理由,才是偉大的人。 當生活好像很艱苦,又困難重重的時候,就更要確切地去找出那些「感恩的理由」來。 感謝的祭,實在是的燃燒一縷馨香,越過了煩冗的日子,升到耶穌的面前。 我們要在所發生的每一件事上,殷勤地找出來某種足以歡樂和感恩的地方來,這樣,過不多久,就不須要尋獲,也能歡樂而感恩了。 喜樂和感恩的各種理由,必如泉湧,滋潤你那充滿愛意的心! 直趨海濱 神在摩西時代如何,祂現在也是如何,祂答應那出於信心的禱告,祂仍然隨時樂意開出一條通過紅海的路來。 我們也要有摩西的信心,他對神的信靠永不躊躇; 即使前有紅海,後有追兵,無路可逃的時候,他仍然帶領他的百姓,走到大水的邊緣上。 他作完了他的事,其餘的就是神的事了。現在輪到他所信靠的神來行動了; 摩西等候著、盼望著那行動,但他必須走到大水邊緣。 多少時候,人退後了,一想到前面那艱難的紅海,他就停下來! 他說: 總要盡其所能地往前走。 他必須盡力他一切的責任,走-----到大水邊緣! 或者, 他往前走,看見了紅海,卻躊躇不前。但他必須往前走,總要盡其所能地往前走。他必須盡其所能地往前走。 他必須盡力他一切的責任,走-----走到大水邊緣! 我們要從這件事上學習一個大功課: 我們要作一切的工,並把我們的拯救交給神; 若說「那是沒用的」,就是不往水邊走了,這樣就錯過了神拯救的能力。 大水必然會分開,你們也必要在海中走乾地而過。耶穌已經說過這:馬可9:23 「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 榮耀黎明 耶穌正在為我們計畫,耶穌的道路奇妙,是過於我們所能測度的。 啊! 我們要多多體會耶穌的恩惠和良善,以及帶領的奇妙,和一種被引導之生活的榮美! 這些,都要多而又多地進到我們感覺之中,並要永遠多而又多地帶給我們喜樂。 我們非常地接近這種時刻,我們無論求甚麼,都必給我們成就。 我們己經進到一個奇妙的時代-----我們的生活,乃是由耶穌計畫,經耶穌賜福,是前所未有的。 我們正在得勝,正為能得著耶穌,而把萬事看作有損的; 耶穌給得勝者的應許,實在是奇妙的,且必要成全。 我們的生活是不會有一點缺乏的,因為萬有確實都是我們的,只是你缺少信心來認識這件事罷了。我們正好像大君王的兒女們,衣著襤褸地坐在那裡卻不知道環繞著他(她)們的,都是他(她)們所想望的各樣寶物! 要為有更多的信心禱告。要像一個口渴的人,在沙漠中求水一樣,我的幫助就會如飛而來,飛快而豐盈! 我們可認識那種確知「耶穌永不撇下你」的把握嗎? 豈不是正像你呼吸一樣確實嗎? 人的信心是何等貪乏! 太貪乏了! 耶穌在這裡,這裡實在就像當年耶穌與眾門徒同在之時一樣; 在這裡,耶穌要幫助並賜福給我們,耶穌要在這裡陪伴我們。耶穌的孩子們哪! 我們可知道嗎? 這正是我們生命的無價之福! 我們為一切忽略耶穌命令的過錯,求耶穌赦免,耶穌就赦免了我們; 但是,從今日起,我們要重新開始。 我們要學習耶穌的話,毫不畏縮地實行出來,要毫不畏縮! 你這樣去作的時候,就必發現,我們就是行神蹟﹐是與耶穌同行同工的,也是為耶穌。耍記住這點: 並不在乎我們是怎樣的人,這就是那行神蹟的能力。 我們要被聖靈改變,要不斷去脫去靈魂的外衣,為了換上更好的; 要及時地把它丟在一邊,為了要得一件更美的; 如此推展下去,使我們的靈性不斷地提昇,我們就逐漸變成耶穌的形象了。 豐盛的人生 基督徒的人生也是豐盛的人生。豐盛其實是滿溢的意思,這豐盛並不是外加擁有的豐富,乃是內在生命本質轉化而流露出來的豐盛。 保羅教導我們要在基督裡面生根建造,使屬靈生命能夠不斷增長,這也是指我們在祂裡面得了豐盛,原來基督徒的人生得以豐盛,是因為基督徒的生命是不斷轉化,在過程中使我們脫去肉體情慾的生命,漸漸更新成為神本性豐盛的生命。 基督不是宇宙間的一個靈體,或一位高級的天使,祂是神在人形裡頭完全的存在。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道成了肉身,住在真正的一個人的生命中,今日我們與這位基督聯合,在生命裡也可以享有祂的豐盛。 神無限的慈愛、忍耐、溫柔、信實……等本性,我們也可以在基督裡的追求,慢慢得到更新,而擁有這一切豐盛的本性,顯出神的榮美! 你想你的人生有神的豐盛嗎?竭力在基督裡追求吧! 有誰不想人生是擁有很多、很多的東西呢?有誰不羡慕家財億萬、顯赫家世和功名呢?無怪乎今日不少人拚命地在世間上爭奪,以為擁有這一切,人生就是最豐盛了,可惜當人得到這一切後,又發現這不是生命的富足,他仍是空虛。 保羅可能比很多人幸運,他一出世就擁有人夢昧以求的東西,出身名門望族,有學問,並且他還追求宗教的理想,是一個宗教的狂熱者,而確實他也建立了一定的地位。可是,當他遇到基督後,發現這一切他所擁有的,並不是真正的豐盛,相反地更是他生命的攔阻。 保羅深切體會得著基督方是擁有一切,他的生命才有真正的滿足與快樂。他視認識基督為至寶,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甚至是有損害的。 豐盛的人生,就是能夠擁有基督,在心靈間才能明白甚麼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我們還有盼望,是基督擁有的榮耀和豐富,在祂再來的日子,我們也是與祂一同分享的! ![]() 多門將啟 我們要存著信靠之心往前走去; 我們走的時候,路就開了,在基督徒的生活中,許多的門都是當你走到那裡時,才開啟的; 故我們必須沿著這條順服的小徑,冒險地往前。 我們既然上路了,何必擔心前頭的門關著,那有甚麼益處呢? 我們己發現在屬靈的生活中,神蹟的能力是藉著天然的人作通道而運行的。 所以,這是繼續不斷要學的課程; 我們要用堅定不移的信心,沿著這條順服的路,毅然決定地往前走。 這原是我們的工作; 而耶穌的工作是使那些門,在我們來那裡的時候,一碰就開,而不是事先打開的。 過去耶穌豈不是何等多次為你開過門嗎? 有更多的門要敞開; 所以,我們要信,要望,要愛。 面對面說話 創造天地的神十分欣賞摩西,以致祂竟然提議一個轟天動地的行動,是古往今來都未試過的──祂要親自降臨,與他直接的對話,使百姓在祂與他說話的時候可以聽見,也可以永遠信他。從神的說話,可見神這樣行的最大目的是要抬舉摩西,並要讓世人知道神與摩西是何等親切的面對面說話。 神降臨時有雷轟、閃電、密雲和甚大的角聲(或許是千干萬萬的天使吹號聲吧),全山冒煙著火如同燒窯,遍山大大地震動。當角聲漸漸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說話,雖然音量微小,但神立刻以宏偉的聲音答應他。百姓懼怕到不敢聽,只敢退到後方,遠遠地站立,請摩西代他們聽神說話。其實摩西也想不到神降臨是這般威嚴可怕,因此他也甚是恐懼戰兢,但他仍願意挨近神所在的幽暗之中。當他步入密雲裡面之後,就有驚人的發現,原來裡面有另一幅情景,是絕不可怕的,他與其他長老們,得以觀看到神的榮美,經驗到神的所在處,那明淨和諧的一面,他們極其喜樂,又吃又喝,與神面對面而沒有恐懼。也許這次的經歷,也使摩西留連忘返,願永久停留在神裡面吧! 神的大能 神呼召摩西的時候,沒有告訴他要行甚麼神蹟,只說神自己要用大能的手施行神蹟奇事。因此,摩西每次都是先聽神的吩咐,然後就按照祂的指示行,而之後的結果將會是怎樣,他是未曾想過的。整條河變成血;青蛙滿佈床榻和搏麵盆;虱子與蒼蠅如塵土飛揚;畜疫蔓延;人人都長了起泡的瘡,痛癢難當;冰雹、雷電與火降在地上;蝗蟲蓋天蓋地;三天烏天黑地,人不能相見,也不敢離開本處;一切頭生的人和牲畜,一夜之間死亡,哀聲滿天!一切的災情都是十分恐怖的。 然而,當摩西每次禱告後,在一瞬間情況就立刻改變。這樣他必越發曉得神是全地的主,一切都屬祂。祂可以使死的塵土變成有生命的虱子;祂可以呼風喚雨,叫雷電、冰雹、黑暗和河水,都聽祂的命令而行;一切的活物、昆蟲、青蛙與細菌都要服從祂。所以摩西能肯定的說:我一出城,禱告神,事情就會立刻改變!不是說他有能力,而是他看見神的能力!這正是他以後四十年,每次遇到困境時,心底裡對神的信念:「在人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馬可福音10:27)所以,摩西每次都是立刻把問題帶到神面前,俯伏地聽祂的指示。 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主給了我們一個寶貴應許,這應許就是我們在基督裏所願意的,透過祈求就給我們成就。甚麼叫作我們在基督裏所願意的,就是我們按着神的旨意求,先「住在主裏面」作基礎,並落實為神的旨意而活。當我們確切切實為神而活,這應許的屢行條件就成就,神就必成就我們所願意和需要的事情,因為我們所求的,正正是神所要的,這禱告的應許成就,正正是耶和華的工作,耶和華的工作就是把我們合理的祈求,按着神的心意、在神的時間,憑神的應許給我們作成!這就是神的工作。 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 當我們多結果子,我們就必能多經歷神,信徒就得蒙更多蒙恩體驗,神就得着更多衷心的稱讚,父就因勞苦但不勞苦的工作,就得著其果子的回報,就是使神得着最終榮耀、父也得着高舉。我們若能使神得榮耀,我們就確切是主的門徒了!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千玉 (Yahn El)新加坡籍旅美華人/ "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員 / 曾任"新加坡作家協會"理事 / "新加坡21工程傳播企業公司"業務董事 / 新加坡"關懷中心"社會服務機構創辦人之一 /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科學院第一屆畢業生 / 1982-1994年先後出版主編四份雜誌,著作有: 散文集:【我不怕生命冷場】【相信人生】情思筆記:【我愛,為何哭】 文章Articles
October 2024
欄目Categories
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