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ARISE
  • Home
  • 獻給YAH
    • 曲1:安息日,平安(Shabbat Shalom)
    • 曲2:讓YAH興起 (Let Yah Arise)
    • 曲3:祢是我YAH (You are my Yah)
    • 曲4:讓榮耀雨降下 (Let Your Presence to Rain)
    • 曲5:哈利路亞 我讚美YAH (HalleluYah)
    • 曲6:嘢!我自由 (Set Me Free)
    • 曲7:來向YAHUWAH高歌 (Sing to Yahuwah)
    • 曲8: 聖父聖子聖名 (His Name)
    • 曲9:祝愿你平安 (Shalom Sojourner) >
      • 曲10:牽引我進入至聖所 (Take Me Into Most Kodosh Place)
      • 曲11:唯獨袮 (ONLY YOU YHWH)
      • 曲12:我相信 (Ani Ma'amin)
      • 曲13:讓我們來敬拜 YHWH (Call to Worship)
      • 曲14: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Sing Praise To YHWH)
      • 曲15:分別祢聖名 (Only you YHWH)
  • PERFECT GIFT
    • PERFECT GIFT. ORG
    • 完美禮物 [雅1:17}
  • 天父【完美禮物】
    • PGO會員及捐獻表
  • 聯絡我們
  • Blog /文章

以諾與復活的生命

2/20/2015

0 Comments

 
Picture
1. 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創世記五24)
 
信息選讀:創世記五章記載了墮落的最終結果,和避免的路。五章表面看,是一個家譜的記載,但我們不能只把它當作家譜看待。五章的寫法很特別,記載亞當及其後代,每一個人都有三個字:第一個是『生』,第二個是『活』,第三個就是『死』。亞當死了,塞特死了,以挪士死了…。


五章裏一個一個的名字,除了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見死;其餘的人最終的結果都是死了。所以墮落的最終結果乃是死。試想,若有人要替你寫一本傳記,末了一個字是甚麼?不是死了,就是葬了。一本傳記定規開頭於生,結束於死和葬。在人類歷史中,無論是那一個英雄好漢,無論他立了多少豐功偉業,到末了還是死了。這就是人墮落的最終結果。
 
試問,有沒有避免的路呢?這避免的路,乃是在五章裏被揭示出來,第一是與神同行。以諾是與神同行的。他以神為中心,沒有遠離神,也沒有放棄神的旨意。
 
試想,如果倒過來說神與他同行,是甚麼意思呢?神與他同行,他與神同行,這兩個有甚麼分別?請記得,若是神與他同行,乃是他作中心,他作主;若是他與神同行,就是神作中心,神作主。以諾這人不是以他自己作中心,不是他出頭,乃是以神為中心,以神作頭。他跟從神,與神同行。
 
人所以墮落,以至於落到死亡裏,頭一步是因著人越過神,人出頭了。第二步是因為人把神的旨意擺在一邊,隨從己意而行。結果人就放棄了神,走了死亡的道路,而落到死亡裏。甚麼時候我們越過了神,把神的旨意擺在一邊,我們定規落到死亡裏,定規摸著死亡。甚麼時候我們把人的意見放棄了,以神的旨意為主,一切都以神為中心,就避免了死亡的路。神就是生命,我們摸著神,就摸著了生命,這是一條實際的道路。
 
『以諾活到六十五歲,生了瑪土撒拉…之後,與神同行三百年。』為甚麼他生了瑪土撒拉之後,纔與神同行?瑪土撒拉這名字很特別,意思是:『當他死時,要差它(洪水的審判)來。』以諾給瑪土撒拉取這名字,乃是一個豫言。以諾可能是從生了兒子之後,受到聖靈感動,讓他知道這兒子死的那一天,就是這世代受審判的時候。所以他就起了敬畏神的心,給他兒子起名叫瑪土撒拉。神乃是用這名字警告以諾,也警告當時的人,要人知道這孩子死的時候,審判就要來。這孩子甚麼時候會死?沒有人知道,可能一年,也可能兩年。所以以諾就受題醒,戰戰兢兢的不敢隨便,就這樣與神同行了。
 
以諾信神的話。怎麼知道以諾信神的話?因為當以諾生了一個兒子的時候,聖靈啟示以諾,讓他知道神的旨意,以諾聽見這話就信了,便按照這啟示給他兒子取名叫瑪土撒拉,並且動了敬畏的心,與神同行。
 
以諾的這兩點,就免去兩次墮落的因由。第一次墮落是人出頭,第二次墮落是人把神的旨意擺在一邊。以諾把這兩個因由,統統免去了。他不出頭,並且與神同行,讓神作中心。他不以自己的見地為見地,他相信神的話,神對他怎樣說,他就怎樣信,以致他走了一條免去死亡的路。在今天這死亡充斥的時代,我們若要免去死亡的結果,也要學習,第一不越過神,回到神這裏,讓神作頭,讓神作主;第二把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見地都擺在一邊,相信神的話,接受神的旨意。這樣,兩個墮落的因由都被消除了,我們就能免去死亡。(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從人的墮落看神的救法》)
 
你可以這樣禱告:哦,יהושע (希原名音譯:雅吾贖瓦)主耶穌,讚美你就是生命,我一碰著你,就得著生命。יהושע (希原名音譯:雅吾贖瓦)主耶穌,人墮落的最終結果就是死,但是藉著轉向你,與你同行,讓你在凡事上作主,並藉著相信你的話,我就能走一條免去死亡的路。主阿,我要抓住每一個今天,學習與你同行,使我即使是在這死亡充斥的時代,仍能滿了生命,向人見證我有神永遠的生命!

Picture
1.1 人能與神同行,這是何等奇妙的事

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神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生女。…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創世記五22,24)

 
信息選讀:以諾是個與神同行的人,這實在太好了!如果沒有子來救贖我們,作我們的救贖主,罪人怎能與神同行?住在人不能靠近之光中聖別的神,怎能來與人同行?阿利路亞!在神格裏面不僅有父,也有子—我們的救贖主。你也許會想,在以諾時代,主耶穌還沒有釘十字架。這是你的觀點,不是神的觀點。啟示錄十三章八節告訴我們,神的羔羊從創世以來就被殺了。這意思是說,在你出生以前,在以諾出生以前,在神眼中基督已經死了。所以聖別的神完全自由的藉著基督來到罪人這裏,而像以諾這樣的罪人也能自由的與神同行。這豈不是太好了。以諾有同伴,神也有同伴,他們得以同行。人能與神同行,這是何等奇妙的事!
 
以諾與神同行。你呼求主名之後,還需要與主同行。這是怎樣的一種生活?這是在神分賜之下的生活。藉此神能施行祂的經綸,將祂自己分賜到人裏面。聖經裏的『行』是指生活、存留、行事、說話、思想、前往任何地方。與神同行就是與神共同生活。這不是說神願意與以諾同往每個地方,同作每一件事。有時神也許不同意;有些地方祂不願意去,或是有些事祂不願意作。假定當時以諾不同意,他們就不能同行了。這種情形我們都有經歷。許多時候我們呼求主耶穌的名,主耶穌也來與我們同行;但後來我們想去作祂所不願意的事。當我們堅持去作,我們就與主拆了夥,不再同行。你呼求主名以後,必須與主同行,主也會與你同行。不要求祂跟隨你,你必須與祂同行。不是神與以諾同行,乃是以諾與神同行;不是神過以諾的生活,乃是以諾過神的生活。他過的生活是神的生活。這實在太奇妙了!
 
以諾不但與神同行,也被取去,脫離了死。創世記五章是死亡的記錄,告訴我們這個人死了,那個人死了,又一個人死了。每一個人都在死亡之下,但以諾卻蒙保守脫離了死。三百年來他天天與神同行,就在每件事上蒙保守脫離死的元素和氣氛。這種『與神同行』保守以諾脫離死亡。
 
今天原則也是一樣。每當我們與主同行,與主同活,就在那時我們脫離了死。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們如果不與主同行,不憑主而活,我們就在死亡之下。阿利路亞!有一條活的路,使我們蒙保守脫離死亡的權勢和轄制。這是神分賜的一部分。當我們與祂同行,祂就一直將祂自己分賜到我們全人裏面,所以我們就蒙保守脫離死亡。(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上冊》)
 
你可以這樣禱告:יהושע (希原名音譯:雅吾贖瓦)主耶穌,你是我的救贖主,你救贖了我,使我能夠與神同行。主阿,我不只要呼求你的名,我也要天天與你同行,與你同往每個地方,同作每一件事,不與你拆夥。יהושע (希原名音譯:雅吾贖瓦)主耶穌,與神同行的結果,就是我蒙保守脫離死亡的元素和氣氛,並有 יהוה(希原名音譯:雅吾瓦)神分賜到我的裏面,這是何等有福!

Picture
1.2  主耶穌說話的準確性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人喫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毀滅了。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喫喝買賣,栽種蓋造,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毀滅了。』(路十七26~29)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一代還沒有過去,這一切事都要發生。天地要過去,但我的話絕不能過去。至於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諸天之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太二十四34~36) 
  
請注意,上列第一處經節內,主耶穌題到挪亞的日子時,說:人「喫喝嫁娶」,那為什麼題到羅得的日子時,就沒有說到「嫁娶」呢?原來當時羅得所住的城市所多瑪充滿可恥的情慾-包括同性戀(參閱創十九1~5節;羅一26~27及羅一21註一後段),因此主未題到「嫁娶」。
 
而在上列第二處經節內,主耶穌題到『那日子(指主審判的日子,參閱帖前五2及彼後三10),那時辰,沒有人知道』。主並未題到年份與月份;此含示:年份與月份是能彀推算得知的。究竟如何推算得知主審判的大日何時來臨?請我們一同讀何西阿書六章1~2節:『來罷,我們歸向耶和華;祂撕裂我們,也必醫治;祂打傷我們,也必纏裹。過兩天祂必使我們活過來,第三天祂必使我們興起,我們就在祂面前活著。』
 
在主一日如千年(彼後三8)。按這原則,這裏的「過兩天」。也許表徵從主後七十年算起的頭兩個千年的時期。主後七十年,羅馬太子提多(Titus Vespasian)毀滅耶路撒冷和聖殿,殘殺成千上萬的猶太人,並使猶太人分散在列國中。從那時起,猶太人就無君王、無首領、無祭祀、也無聖殿,應驗了何西阿在三4的豫言。二千年之久,神把以色列留在死的光景中。過了這兩個千年的時期,第三個千年就要來到。第三天,也許表徵第三個千年的時期,就是在基督復活之實際裏的千年國-復興的時代(啟二十6)。那時,以色列必被興起,就是得着復興(參閱何西阿書六章2節註1)。

Picture
每一個基督徒都渴望穿上改變形狀的身體,經上也明確記著:『我們這地上的帳幕房屋若拆毀了,必得著從神來的房舍,非人手所造,在諸天之上永遠的房屋。』(林後五1)從神來的『房舍』,指有根基的建築,不像沒有根基的帳幕。這房舍乃是我們復活、改變形狀的身體,就是林前十五章所說屬靈的身體,與我們今天那漸死、物質、天然的身體相對。
 
但這屬靈的身體,神也不是平白無故就會賜給我們。根據英國的聖經學者Murray J. Harris(美國伊利諾州三一福音神學院教授兼廷德爾紀念館的負責人)在他那本『Raised Immortal:Resurrection and Immortality in the New Testament』書中明確地指出:『裏面的人』(林後四16)乃是『屬靈的身體』(林前十五44)的胚胎;換言之,信徒將來復活後所要得着的『屬靈的身體』,乃是從他在世時的『裏面的人』漸漸更新、變化、長大、成熟所致成者。
 
那麼信徒『裏面的人』如何纔能逐漸長成為復活之後所要得着的『屬靈的身體』?

Picture
2.『裏面的人』是『屬靈的身體』的胚胎
讀經: 
『所以我們不喪膽,反而我們外面的人雖然在毀壞,我們裏面的人卻日日在更新。』(林後四16)
 
『所種的是屬魂的身體,復活的是屬靈的身體。若有屬魂的身體,也就有屬靈的身體。』(林前十五44)
 
『使我認識基督、並祂復活的大能、以及同祂受苦的交通,模成祂的死,或者我可以達到那從死人中傑出的復活。』(腓三10~11)

Picture
答案就在腓立比書三章10~11節:『使我認識基督、並祂復活的大能、以及同祂受苦的交通,模成祂的死,或者我可以達到那從死人中傑出的復活。』
 
達到傑出的復活,意即我們全人已在逐漸不斷的復活。神首先使我們死了的靈復活(弗二5~6),然後祂從我們的靈繼續使我們的魂(羅八6)和必死的身體(羅八11)復活,直到我們全人─靈、魂、體─藉着並同着祂的生命,從我們的舊人完全復活過來,這是我們在生命裏必經的歷程,也是我們當跑的賽程,直到我們達到傑出的復活,作為獎賞。因此,傑出的復活纔是我們基督徒生活的目標和目的。我們惟有藉着過釘十字架的生活、模成基督的死,纔能達到這目標。(腓三11註2)。

Picture
2.1 神所造,在諸天之上永遠的房屋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幕房屋若拆毀了,必得著從神來的房舍,非人手所造,在諸天之上永遠的房屋。(哥林多後書五1)
 
信息選讀:地上的帳幕房屋,即我們物質的身體,就是我們的人位所住在其中的,不僅是為著存活,也是為著敬拜神。房舍,指有根基的建築,不像沒有根基的帳幕。這房舍乃是我們復活、改變形狀的身體,就是林前十五章所說屬靈的身體,與我們今天那漸死、物質、天然的身體相對。永遠的房屋,指我們屬靈的身體。(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聖經恢復本》哥林多後書五1註)
 
林後五章一節:『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幕房屋若拆毀了,必得著從神來的房舍,非人手所造,在諸天之上永遠的房屋。』這裏頂清楚的說,因為我們知道。這話好像是說,人不必說,我也不必花工夫費力氣,早就知道領會這件事了。原知道甚麼事呢?保羅說,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就是身體)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非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就是復活的身體。)保羅知道,我們在地上的身體若死了,必得復活永存的身體到天上去。換句話說,那就是得救了。這裏說得頂清楚,沒有一點不明白。保羅不是說,我知道我在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不,保羅是說我們,不只我,不只你,乃是所有信主的人,在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這裏給我們看見說,信的人可以知道自己有永遠的生命,是得救的。
 
底下六、八節又接著說,『所以我們時常坦然無懼,並且曉得我們住在身內,便與主相離。…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保羅沒有疑惑,他知道離開身體要到何處去;他知道他不是到永遠可怕的地方去;他乃是永遠和主同住。所以他能坦然無懼,對於死一點都不害怕。
 
新約裏最少有一百五十次一直的說,信的人有永遠的生命,有生命,不被定罪,乃是得救的。約翰三章十六節有三個大點,說出一件大事實,一個大條件,和一個大結局。大事實是神愛世人,愛到甚麼地步呢?愛到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世人,為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來救一切的罪人。這是大事實。世上沒有比這更大、更真實的事了。現在有個大條件、大要求,擺在每個人面前。甚麼條件呢?就是要每個人都信神所作的這個事實。每個人都必須信神所作成的。這是惟一的條件,是每一個人都當履行的。大事實是神作的,大條件是人行的。那麼大結局是甚麼呢?就是不至滅亡,反有永遠的生命。這就是得救了。所以信的人必定有永遠的生命,不至滅亡。神這樣說,就必這樣成就。(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倪柝聲文集第一輯第十七冊》)
 
你可以這樣禱告:יהושע (希原名音譯:雅吾贖瓦)主耶穌,讚美你!神愛世人,愛到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世人,為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來救一切的罪人。今天我只要相信,就能得救,『信』是你對我惟一的要求。主阿,我相信你所為我作的,我也知道我有永遠的生命;我在地上的帳幕房屋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在諸天之上永遠的房屋,就是屬靈的身體,這是何等的安慰!

Picture
2.2 必朽壞、必死的,要穿上不朽壞、不死!

弟兄們,我告訴你們,血肉之人不能承受神的國,朽壞的也不能承受不朽壞的。看哪,我把一個奧祕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就是在一剎那,眨眼之間,末次號筒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因這必朽壞的,必要穿上不朽壞;這必死的,必要穿上不死。 (哥林多前書十五 50-53)

註:血和肉是屬魂身體的組成成分。這身體是朽壞的,沒有資格承受不朽壞之神的國。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我們朽壞的身體必須復活成為不朽壞的,使我們可以在復活裡承受不朽壞之神的國。即從朽壞、羞辱和軟弱的,改變為不朽壞、榮耀、並有能力的;我們卑賤的身體,要模成基督榮耀的身體。藉著在基督來時我們或從死人中復活,或活著改變形狀,我們這必朽壞、必死的身體,必要穿上不朽壞和不死。這在天然的眼光看來是奧祕難解的。

信息選讀:在林前十五章五十三節,保羅...說,『因這必朽壞的,必要穿上不朽壞;這必死的,必要穿上不死。』『這必朽壞的』和『這必死的』指我們必朽壞、必死的身體。...今天不論我們多健康、多強壯,我們的身體都是必朽壞、必死的。但在復活裡,這身體要穿上聖經所說的不朽壞和不死。...死乃是人的失敗。藉著基督在復活生命裡的救恩,死要被吞滅,而致成我們這些受益於基督復活生命之人的得勝。(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第三冊》)

基督作我們的救贖,不只今天作我們身體的生命,並且我們有一個極大的盼望,就是『身體得贖』。有一天,神要顯出祂如何曾救贖了受造之物,我們如何是祂自己的。那時,我們這一個身體要得著救贖,脫去那必朽壞的,穿上那不朽壞的,不再受敗壞的轄制,進入榮耀的自由。那時,死人要復活,我們也要改變,我們這卑賤的身體要改變形狀,和祂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那時,我們要看見,我們的救贖就是基督! ...一個基督徒死了,不是像一塊銅埋在地裡,乃是像一粒麥子種在地裡,有一天要長出來。所以能長出來,乃是因為他裡面有基督的生命,這一個生命是死亡所不能拘禁的。因為基督的生命是復活的生命,這一個生命在他裡面,所以有一天他也要復活。因為基督是我們的救贖,所以基督叫我們能長出來,是基督使我們不致被死亡所拘禁。一個重生的基督徒,他裡面有基督,基督是他的救贖,他復活的身體是不朽壞的、榮耀的、強壯的、屬靈的身體。(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倪柝聲文集第二輯第十六冊》)

雖然主的死已經使我們的人蒙了救贖,雖然主的復活已經使我們的靈得了重生,蒙了拯救,有了改變,成為新造;但我們這受過罪的玷污和摧殘的身體,還沒有蒙救贖,還是舊造,仍受敗壞的轄制,有軟弱病痛,使我們痛苦歎息。等主再來,祂要用祂那使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受過罪的玷污和摧殘,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祂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使我們身體的本質改變,就是使我們這必朽壞的,變成不朽壞的;使我們這必死的,變成不死的。那時,祂復活的生命,要在我們的身體上吞滅了所有的死亡。到那時,我們的身體,纔得蒙救贖,進入榮耀,也就是我們全人得蒙救贖,進入神兒女自由的榮耀,得著神兒子的名分。...我們現在這個身體,乃是一個帳棚,是暫時的。等到我們穿上那榮耀的身體,纔是進入那永存的房屋。我們今天在這帳棚裏,有歎息勞苦,等我們進入那永存的房屋,纔脫盡歎息和勞苦。那是主的再來為我們作成的。(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聖經要道─卷一》)

你可以這樣禱告:יהושע (希原名音譯:雅吾贖瓦)主耶穌,為著你奇妙的救贖,我感謝你。你不只要重生我的靈,你還要使我這必朽壞、必死的身體穿上不朽壞和不死。你復活的生命,要在我的身體上吞滅所有的死亡,這是何等大的盼望!主阿,我要向你敞開,接受你這死亡所不能拘禁的生命。在你回來的時候,我就要脫盡歎息和勞苦,而進入神兒女榮耀的自由裏!

Picture
2.3 要給神更多的機會!

這是照著祂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所立的永遠定旨。(以弗所書三11)
 
信息選讀:
 
按照以弗所三章十一節,神的定旨乃是『永遠定旨』,是祂在已過的永遠裏為著將來的永遠所計畫的。這計畫是為使神得著祂自己的彰顯。為了成就這事,祂需要創造人作為團體的實體,好使祂能將自己分賜到人裏面,以重生、變化人,並使祂自己與人調和。
 
我們今天所作的,乃是讓神有更多的機會,將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面。我們若與神的分賜合作,只要幾天之後,我們就會更多被神充滿。經過一個早晨又一個早晨,一天過一天,一個夜晚又一個夜晚,一次聚會再一次聚會,神就更多的分賜到我們裏面。(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二年第一册》)
 
我們可舉一些實際的例證來說明我們需要神聖三一的分賜。假設有幾位弟兄同住在弟兄之家,他們這樣住在一起,就叫他們受到試驗。弟兄之家可以稱為試驗之家。假設有一位弟兄發現他洗盤子的次數比別人多很多,就開始抱怨起來。但是當他抱怨的時候,他裏面的『開關』已經關上了,他不再經歷神聖的分賜。只是抱怨必須常常洗盤子,就叫這位弟兄失去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結果,這位弟兄來參加召會聚會的時候,無法讚美主,甚至連『阿們』也說不出來。
 
我們也可以用婚姻生活作例子。假設一位弟兄不大高興,因為聚會前他妻子在家裏對他拉長著臉。等他來參加聚會的時候,他還是受攪擾。他裏面的開關關上了,他不能禱告。這證明他裏面有個東西切斷了,在他的經歷裏,神聖的分賜已經受到打岔。這不僅是教訓道理而已,這是我們實際的經歷。
 
你知不知道我們清早為甚麼需要花時間親近主?我們需要花時間與主同在,是為著要得著神聖的分賜。在早晨親近主的時間裏,我們應當不注意別的,只注意神聖的分賜。我們需要禱告:『主,感謝你,你的寶血潔淨我。我所渴慕的是在我的靈裏接觸你。主耶穌,我愛你,我敬拜你,我將我自己向你敞開。主,願你在我裏面有通達的道路,好將你自己分賜到我全人裏面,來浸透我。哦,主,我終日需要你的分賜。』你如果這樣禱告,就會得著澆灌、滋養、光照。有時候,你會受主責備;有時候,你會得著主的安慰或加強。
 
這樣的經歷不是單單從你學習聖經節來的。澆灌、滋養、加強、光照、安慰、豐富,乃是三一神的分賜實際進到你裏面的人裏所產生的結果。
 
因著我們的需要乃是被三一神泡透,所以我們不該定意去改良自己。譬如,我們都有脾氣的難處。就像青蛙有呱呱叫的生命,狗有汪汪叫的生命;照樣,我們有發脾氣的生命。你知道你為甚麼抱怨又生氣?你抱怨又生氣是因為你有那種生命。因為我們的本相就是這樣,所以我們不應當定意要有所不同。青蛙不能不呱呱叫,狗不能不汪汪叫,我們也無法改良自己的脾氣。這個難處扎根在我們的性情裏。你不要想改變你的性情,只要從主接受神聖的膏油塗抹、神聖的分賜。要一直向這個分賜敞開。你如果不斷的接受神聖的分賜,這分賜就要勝過你的脾氣。
 
事實上,勝過我們的脾氣或纏累我們的罪,還不是一件大事。真正的大事乃是我們藉著神聖的分賜被神聖的元素所浸透。(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
 
你可以這樣禱告:哦,יהושע (希原名音譯:雅吾贖瓦)主耶穌,感謝你,你在永遠裏就有一個定旨,要把你自己分賜到我裏面,叫我與你相調和,也被你充滿。主耶穌,使我忘記改良自己的事,也忘記別人是否得罪我;我只要簡單的花時間與你同在,讓你浸透我。親愛的יהושע (希原名音譯:雅吾贖瓦)主耶穌,我要藉著時時讓你進到我裏面,而經歷澆灌、滋養、加強、光照、安慰、和豐富!主耶穌,我現在就向你敞開!


Picture
3. 光明之子與白晝之子

帖前五章5節:「因為你們都是光明之子和白晝之子。我們不是屬黑夜的,也不是屬黑暗的。」
 
這節聖經有兩處值得探討:
 
(1) 光明之子與白晝之子有何區別? 
(2) 「光明」乃與「黑暗」相對;「白晝」乃與「黑夜」相對。因此,若依修辭學的原則,這節聖經似乎應改寫為:「因為你們都是光明之子和白晝之子。我們不是屬黑暗的,也不是屬黑夜的。」但為何這節聖經並未照著我們所認為的如此寫?

要回答以上所題的兩個問題,首先來看幾處相關的聖經節:
 
a. 使徒行傳二十六章18節:「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轉入光中,從撒但權下轉向神,又因信入我,得蒙赦罪,並在一切聖別的人中得著基業。」
 
b. 歌羅西書一章13節:「祂拯救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入祂愛子的國裏。」
 
c. 以弗所書五章8-13節:「你們從前是黑暗,但如今在主裡面乃是光,行事為人就要像光的兒女,(光的果子是在於一切的善、義和真實,)要驗證何為主所喜悅的,不要有分於黑暗無果子的行為,倒要責備,因為他們所行隱密的事,就是題起來也是可恥的。一切事受了責備,就被光顯明了;因為凡將事顯明的,就是光。」
 
d. 腓立比書二章15節:「使你們無可指摘、純潔無雜,在彎曲悖謬的世代中,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在其中好像發光之體顯在世界裡。」
 
e. 羅馬書十三章12-13節:「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所以我們當脫去黑暗的行為,穿上光的兵器。行事為人要端正得體,好像在白晝……。」
 
綜合上述各相關經節,我們可將帖前五章5節詮釋如下:
 
「主已將我們從撒旦的國裏(即黑暗的權勢)遷到愛子的國裏(即光明的國度),因此我們在今世乃是光明之子,生活居住在現今的世代中,就如同行走在黑夜裏,但卻不屬於黑夜。現今黑夜已深,白晝將近,當主再來時,黑夜的世代便將結束,諸天之國降臨後即屬白晝的世代,那時我們便是白晝之子。主雖將審判黑暗的權勢(即撒旦的國),但因我們乃是白晝之子,並不懼怕主對黑暗權勢的審判,所以我們也不是屬黑暗的。」


Picture
4.從希伯來文看「伯特利」的涵義

「伯特利」的希伯來文是בֵּית־אֵל,意即「神的房子」、「神的居所」或「神的住處」。
 
照我們的天然觀念,「神的居所」或「神的住處」必然是人為祂所造的聖殿;然而神卻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在那裏為我建造殿宇?那裏是我安息的地方?」(賽66:1)換言之,神不認為天或地是祂的居所,也不認為以色列人為祂所建物質的殿,是祂安息的地方。舊約裏的帳幕和殿,祇是神與以色列人連結的象徵。神接下去說:「但我所看顧的,就是靈裏貧窮痛悔、因我話戰兢的人。」(賽66:2),並且根據以賽亞書五十七章十五節:「因為那至高至上、住在永遠、名為聖者的如此說,我必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中痛悔和靈裏卑微的人同居,要使卑微之人的靈甦醒,也使痛悔之人的心甦醒。」我們可以得知,神所渴望得著的住處,乃是一班可以讓祂進入的人。
而人的住處呢?毫無疑問的,人最穩妥的住處是住在永遠的三一神-我們的主裏面(詩90:1、詩91:9、申33:27)。住在神裏面乃是在神裏面過生活(西2:6-7、西3:3、約壹4:16),以祂作我們的一切,這比喫喝祂更深。以神為我們的住處,我們永遠的居所,是對神最高、最完滿的經歷。
 
因此「伯特利」的字面意義「神的居所」即人,而人亦以神為其居所,故「伯特利」一辭可引申為「神與人,人與神相互的住處」。神的心意就是要在宇宙中得著一個住處,是神與人的調和,在其中神被建造到人裏面,人被建造到神裏面;在新約裏,這個住處乃是召會,就是神在信徒靈裏的居所(弗2:22與註3、提前3:15與註1)。這個宇宙建造,這個宇宙的殿終極的顯出,就是新耶路撒冷。

图片
5.可拉背叛的心路歷程分析
 
【引言】 
本篇資料甚為珍貴,因為所有的聖經版本在民數記十六章中,對於可拉一黨(可拉是主要領頭背叛者,其他人都是他煽動招聚來的;參閱民數記十六章5,6,16,19,及22節)背叛事件的因由均未作詳盡的探討與分析,惟獨在猶太拉比的「釋經書」(Midrash)中能彀找到這樣的資料。筆者特將其最精華的部分摘錄並整理之,以饗讀者,並作為我們的鑑戒。 
 
可拉之所以背叛摩西與亞倫的緣由,根據猶太拉比的分析,至少有下列各項因素:
 
一、沉湎於自身的家世背景(詳哥轄家族譜系圖)
二、貪圖祭司的職分
三、不服神所設立的代表權柄
四、懷着不信的惡心
 
茲逐項分述於後。
 
一、沉湎於自身的家世背景
 
從可拉的家族譜系觀之(詳附圖),他是利未支派哥轄次子以斯哈的長子(出六21),因此他與摩西、亞倫在輩分上稱得上是平起平坐,並且是他們兩人堂兄弟中最年長的,所以當他未受摩西重用時,心中十分惱怒。尤其比他年幼的平輩以利撒反-烏薛的次子(出六22)被任命為哥轄宗族家室的首領(民三30),而較年長的他反被忽略了,他備感屈辱。

二、貪圖祭司的職分
 
比可拉年幼的幾位晚輩-亞倫的四個兒子,包括拿答、亞比戶、以利亞撒及以他瑪都是受膏的祭司,承接聖職供祭司職分(民三3),而他自己這個長輩卻未被授予祭司的職分,心中當然忿忿不平。他暗自埋怨:別的且不說,單單我的名字קרח 各個字母數值的總和也跟以利亞撒אלעזר名字數值的總和相同(等於308),為什麼他能彀當祭司,而我就不能?!(他可能不明白這乃是神的揀選。)
 
三、不服神所設立的代表權柄
 
由於心中長期以來累積的種種不滿,對於神所設立的代表權柄摩西與亞倫,自然心生怨懟,認為他們兩人高擡自己,超過耶和華的會眾,並且常憑己意行事。(例如亞倫的四個兒子都承接聖職供祭司職分,他認為一定是因為亞倫是摩西的哥哥,所以摩西纔如此安排。)可拉沒有看見耶和華的權柄,他以為這是個人的問題,以為在神的子民中沒有神主宰及命定的權柄。
 
四、懷著不信的惡心
 
由於心中不服神所設立的代表權柄,故進而對於神藉摩西所頒布的律法也產生懷疑。他認為神在西乃山上衹有頒布十條誡命,其餘所謂的律例、典章、法度等都是摩西自己杜撰的,為要藉著這些來統治他們。
 
基於上述各項因素,可拉雖然亟思背叛,但因時機尚未成熟,因此他暫且按兵不動。直到神吩咐摩西打發十二個探子去窺探迦南地;但這十二個探子回來後,除了約書亞和迦勒外,其餘的探子都報惡信,以致惹神發怒,叫他們這些向神發過怨言的,都在曠野倒斃,這時以色列全會眾中都充滿對摩西、亞倫的不滿。可拉眼見時機成熟,便開始進行煽動。至終他獲得足彀的跟隨者-包括流便子孫中以利押的兒子大坍、亞比蘭,與比勒的兒子安以及以色列會眾中的二百五十個首領,便在摩西面前起來,聚集攻擊摩西、亞倫。
 
他們以為說,我們是反對摩西、亞倫,絕不是反對神;他們沒有意思背叛神,他們要繼續事奉神,他們乃是輕看摩西、亞倫。但神和祂的代表權柄是不能分開的,人不能對神是一個態度,對摩西、亞倫又是一個態度。人不能一手拒絕神的代表權柄,一手又接受神。他們若服在摩西、亞倫的權柄底下,就是順服神。許多人知道要順服神,卻不願順服神所設立的代表權柄。
 
背叛乃是陰間的原則,他們背叛,陰間的門就開了,地裂開,把可拉、大坍、亞比蘭及其家屬財物都吞下去,叫他們活活的墜落陰間。陰間的門不能勝過教會,背叛的靈卻能開陰間的門。一切的罪都是釋放死亡,但背叛是更厲害的釋放死亡。順服權柄的纔能封閉陰間的門,纔是釋放生命。
 
神能經得起他們在曠野十次的發怨言,神經不起人來頂撞祂的權柄。有許多罪是神受得住,且是可原諒的,但一有背叛,神就不能容忍,因為背叛是死亡的原則,是撒但的原則,所以背叛的罪比甚麼罪都厲害,每當有人抵擋權柄,神立刻審判,這是何等嚴肅的事!
 
摘自「The Midrash Says: the book of Bamidbar」pp. 201~225
及「權柄與順服」(倪柝聲,臺灣福音書房,1969年5月)pp. 29~33
Picture
附記I 
在可拉一黨背叛的事件中,猶太拉比附帶題了下列三個問題供我們反思:
 一、在這事件中,僅有可拉、大坍、亞比蘭及會眾中二百五十個首領參與,但神為什麼要滅絕全會眾?(參閱民十六19~21)
二、神為什麼照著摩西的檮告叫這些人不先經過死,便活活的墜落陰間?(參閱民十六30~33)
三、這些人將來是否有分於「要來的世界」(עוֹלָםהָבָּא)-即「彌賽亞國」?
 
以上三個問題的答案如下:
 
一、當可拉一黨聚集攻擊摩西、亞倫時,全會眾中竟然沒有一人挺身而出為摩西及亞倫辯護,因此神認為全會眾乃是與可拉一黨站在同一邊的,以致惹動神的怒氣,要將他們在片刻之間全部滅絕;幸有摩西、亞倫為他們代求,神纔未如此行。(這顯示:即使神自己也受祂所設立的代表權柄的限制。)
 
二、因為當這些人活活的墜落陰間時,他們在墜落的頃刻之間便會驚覺鑄成大錯,而放聲承認自己的犯行(根據猶太拉比的說法,當這夥人墜落的頃刻間,都放聲大喊:我們錯了,我們的夫子摩西請你救拔我們!但為時已晚,摩西也救不了他們);這對全會眾乃是一項最有效的警告及題醒:不服神所設立的代表權柄,其後果與下場便是如此可怖與悲慘。
 
三、根據猶太人中間所流傳的「口傳律」(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而言是「筆寫律」,聖經中所未記載的佚事軼聞則有「口傳律」可供查考),可拉曾在一次異象中得知他的後裔裏有一位偉大的申言者和拿細耳祭司一撒母耳,因此他率眾攻擊摩西、亞倫時,滿心以為自己不可能滅亡,否則將來怎麼可能產生如此一位後裔,但他忽略了他的眾子並未參與背叛,撒母耳乃是出自其眾子中的一位(參閱代上六33~37)。
 
因此當撒母耳的母親哈拿得知這事的來龍去脈後,便經常為可拉及其跟從者代禱,求神憐憫寬宥,叫他以及他的跟從者不致因撒母耳的緣故而無分於「要來的世界」(即彌賽亞國);至於大坍及亞比蘭,因無人為他們代求,故可能無分無關。
 
附記II
 
以下之敘述係根據猶太拉比的釋經書內所載,供參考。
 
拉比Bar Chana曾敘述一段往事:
 
在一次旅途中,我遇到一位阿拉伯人(係先知以利亞所喬裝),問我要不要去看可拉一黨墜落陰間的地的開口處,他隨即領我到一處有煙氣上騰的洞穴開口處。而後他將一坨濕潤的棉花團插在一根長矛的矛頭上,將長矛插入洞穴的開口。當他取出長矛後,其上的棉花團有喃喃細語的嗡鳴聲。那位阿拉伯人說「現在請注意聽!」那棉花團似乎從極深之處發出懺悔之聲:「摩西和他的妥拉都是真實的!!」那位阿拉伯人告訴我說:「每隔30天,這夥人就會被帶上來重複他們的懺悔,直到世間所有的死人都復活的那日;因為到那日他們纔充分抵償了他們的虧欠!」
 
(註:附記僅為周邊資料,供參考,不代表編者周守琳弟兄本人同意其全部觀點。)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千玉 (Yahn El)

    新加坡籍旅美華人/ "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員 / 曾任"新加坡作家協會"理事 / "新加坡21工程傳播企業公司"業務董事 / 新加坡"關懷中心"社會服務機構創辦人之一 /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科學院第一屆畢業生 / 1982-1994年先後出版主編四份雜誌,著作有: 散文集:【我不怕生命冷場】【相信人生】情思筆記:【我愛,為何哭】
    特長:站在環球華人的角度看各地華人世界的發展趨勢,提供各地華人所需資訊與企劃專案。
    目前:自2007年起,回應上帝上好的呼召,離開商界,像亚伯拉罕那様離開本族本家,踏上信心之路追随主,舆夫婿Eyd 愛德華全身投入末世事工的服事。英文的事工網站:

    http://man-child.com 
    張千玉(YahnEl)的 人生信念:生命的盼望在於真善美的追求,人生的價值在於信望愛的表徵。

    文章Articl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May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October 2016
    August 2016
    March 2016
    January 2016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rch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November 2013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May 2013
    April 2013
    November 2012
    June 2012
    May 2012
    April 2012
    March 2012

    欄目Categories

    All
    Shabbth安息日
    以色列 Yashar'el
    古卷日曆Dead Sea Scroll
    專題Articles
    專題Articles
    影片Audio & Video
    影片Audio & Video
    復原與植根 Studies
    心靈與心曲
    心靈與心曲
    與信心對話 Revelation
    與永恆交往 Meditation
    與生命同行Testimonies
    與生命同行Testimonies
    華族與聖經 Chinese VS. Bible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Photos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from dominiqs, ilkerender, Satoru Kikuchi, MAMJODH, chris bartnik photography, h.koppdelaney, seyed mostafa zamani, mellamomaca, The Knowles Gallery, Shawn McCready, Todd Ryburn, W J (Bill) Harrison, dherman1145, tylermurry, ferran pestaña, zmi66 - ZMIphoto, kthypryn, tim geers, VinothChandar
  • Home
  • 獻給YAH
    • 曲1:安息日,平安(Shabbat Shalom)
    • 曲2:讓YAH興起 (Let Yah Arise)
    • 曲3:祢是我YAH (You are my Yah)
    • 曲4:讓榮耀雨降下 (Let Your Presence to Rain)
    • 曲5:哈利路亞 我讚美YAH (HalleluYah)
    • 曲6:嘢!我自由 (Set Me Free)
    • 曲7:來向YAHUWAH高歌 (Sing to Yahuwah)
    • 曲8: 聖父聖子聖名 (His Name)
    • 曲9:祝愿你平安 (Shalom Sojourner) >
      • 曲10:牽引我進入至聖所 (Take Me Into Most Kodosh Place)
      • 曲11:唯獨袮 (ONLY YOU YHWH)
      • 曲12:我相信 (Ani Ma'amin)
      • 曲13:讓我們來敬拜 YHWH (Call to Worship)
      • 曲14: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Sing Praise To YHWH)
      • 曲15:分別祢聖名 (Only you YHWH)
  • PERFECT GIFT
    • PERFECT GIFT. ORG
    • 完美禮物 [雅1:17}
  • 天父【完美禮物】
    • PGO會員及捐獻表
  • 聯絡我們
  • Blog /文章